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下午,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市教委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
李奕表示,将通过采取北京高校(20所)、国家及市级艺术机构(国家大剧院)、艺术院团(中芭、北京京剧院)、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合唱协会)、艺术家工作室、体育俱乐部等在支持小学挂牌基地学校、特色学校、项目实验学校、艺术家工作室、体育俱乐部等方式,对小学开展支持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
2014年9月开始,在百所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采取年级滚动方式至2020年。市教委将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逐步扩大支持学校的数量。参与支持小学特色发展的高校和社会力量将围绕文化建设、学科教学、社团发展、教师培养、理论研究五方面开展工作。
(一)文化建设
加强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力度,加大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深度和密度。对小学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创设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文化环境。小学可共享支持单位的图书、音像资料,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等,使学生高品位鉴赏、深层次熟悉,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品质和品味,形成小学文化的新气象。
(二)学科教学
在执行好现有小学体育、艺术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借助高校等力量拓宽教学渠道,拓展教学内容。在确保原有课时的基础上,将体育、艺术、校本、活动等课时融通使用,与北京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相结合,使每周总课时量达到10课时以上,确保特色发展。
教学上,根据小学特色发展的不同需要,按照体育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美术类、传统文化类等增设教学内容,以校本课程为主体将开设几十门体育、艺术相关课程,满足特色发展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三)社团发展
在小学建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艺术社团,为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发展兴趣、学有所长创造条件。结合、融合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支持单位组派专家团队对学生社团开展高水平的辅导和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体育和艺术技能。支持单位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观看演出、社会实践、参与剧目表演、观看美术展览,动手制作等活动。为学生社团开展体育、艺术实践活动搭建新平台。
(四)教师培养
高校等支持单位将融合自身所有教学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投入。并选派德艺双馨的体育和艺术教师、专家教授、国内外知名大师参与小学特色发展。这些师资与小学现有教师共同形成一支新型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
通过与名师、名家、名将拜师结对,教学实践、专项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支持小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成长的新路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先进和前沿的教学方法,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艺术课。通过建立有效政策,激发这些教师的学习热情,通过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汇聚形成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新团队。
(五)教育科学研究
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育和艺术教育有效实施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小学教师理论研究的水平。同时,高校等支持单位将相关体育、艺术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优先在这些学校进行实验和成果转化,探索高校与中小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互动的新机制。
李奕表示,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教委要求各单位要把此项工作作为落实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及提升学生素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学生个性,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参与支持的高校和社会单位要整合一切资源、调动整体力量推进此项工作。区县教委要领导本辖区小学开展工作,加强监管和督导,并将此项工作写入区县体育、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支持单位与小学采取二元管理模式,支持单位将选派管理人员担任挂牌小学的“校长”,参与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