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如何入学升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水平。在义务教育条件和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更需要政府通过明确的规则规范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入学行为,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北京市刚刚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就是试图以全市统一的学籍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完善并实施更为普适的规则为依托,以入学过程公开透明为监督措施,推进免试就近入学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众所周知,任何规则都需要人遵守,任何规则都可能被人突破。规则就是一把锁,只能防君子,难以防小人。过去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也并非没有规则,之所以后来形同虚设,就是由于不遵守规则的人越来越多。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遵守规则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普及的教育。如果父母不遵守规则,就是对孩子进行负面教育;如果学校不遵守规则,就是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当这种现象蔓延到社会,就会形成强大的负面教育环境,导致潜规则超越显规则,甚至显规则完全失效,由此造成的伤害将会依然还是每个社会成员承受。
从过去的情况看,掌握一定权力或资源的人往往是规则的最先突破者。因此遵守规则就必须要求政府工作人员首先带头遵守规则,优质资源学校带头遵守规则,带头抛弃特权意识,带头确立在享受公共产品上人人平等的观念,并不折不扣的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如果没有这种观念,或这种观念不到位,或说一套做一套,再好的规范和措施都难以有效落实到位。
当然,在遵守规则方面不能完全指望自觉,建立有效的监督完全必要。这种监督不能仅靠行政部门,在保证入学程序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还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比如组成家长委员会、社区监督组。在监督机制一时难以全面建立的情况下,首先要建立对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入学的监督,建立对优质资源学校入学监督,建立对热点人群子女入学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普通民众心服口服,才能保证新政策不在起步的时候就被绊倒。
各级政府也要在落实这一新政策过程中,尽力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孩子家人,将违规入学列为违纪的不正之风。
多方齐心协力,建立一个尊规守则的社会,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策才有望得到较好落实。(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