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 宾: 贾德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
- 嘉 宾: 于成文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 嘉 宾: 洪俊杰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嘉 宾: 郭 勇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嘉 宾: 田 彦 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嘉 宾: 李晓华 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
- 嘉 宾: 马建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于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以中国式高校治理现代化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教学范式、课程体系和专业形态等系列重塑。
积极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持续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变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打造具有北外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
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扩大“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效益,努力培养更多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北科力量。
人工智能赋能立德树人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教育模式上,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推动全环境的立德树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应坚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找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和切口。
在教育教学改革、艺术实践创作、社会服务三大领域协同发力,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丰富艺术实践,以质量为核心,以交叉为突破,走出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特色之路。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财经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启动的新财经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以奋击者为先的态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者强的行动统筹推进民航人才培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国民航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嘉 宾: 许 强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 嘉 宾: 李润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嘉 宾: 郭 毅 河北中医药大学校长
- 嘉 宾: 王怀勇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嘉 宾: 郑承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在科研工作当中,拔尖人才具有指针和磁石作用。真正优秀的拔尖领军人才,能带领科研团队在未知领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能将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资源吸引到一起,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
要真正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才。
教育的方向应该来自于科技的需求。不管本科、硕士、博士,最终我们要把培养的人送到社会,被科技界、产业界所评价。
如果把核心人才比作是一个高峰,希望经过大学的努力,能把这些高峰变成高山,把这些高山变成高原,整体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这也是核心拔尖人才在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校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一体两面。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培养更多能够发现学科和专业规律,敏锐捕捉学科前沿核心问题的人才,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拔尖人才关键在于“拔”字,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拔尖人才,要注重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
- 嘉 宾: 张立峰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嘉 宾: 史元春 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嘉 宾: 时建中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嘉 宾: 王 敏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第一策源地,要从学校的专业特色出发,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所在省市区的重大需求,进行科教融汇、校企融合。
学校和产业是合作,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输出。双方发挥各自的组织模式和人才优势,共同创造新的技术,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大学为什么要做科研,做什么样的科研,怎么样做科研?强化科教融合,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研能够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科技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人。高校具有培养各类人才高地的优势,通过人才供给,能给成果转化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动力。
- 嘉 宾: 刘 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嘉 宾: 杨 帆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 嘉 宾: 房 方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嘉 宾: 王 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嘉 宾: 魏振水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副总裁
数字化时代将实现教育规模化和教育个性化两个维度的结合。同时,要在学习过程中拥抱大模型,使用大模型工具,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过去教育教学通常都是二元结构,讲的是师生关系、导师关系。在AI时代,教师要积极地去了解AI、拥抱AI,最终还得善于驾驭AI、应用AI,用AI改进我们教育教学体系。
数字赋能如何形成新优势?作为高校来讲,我们一方面要仰望星空,另一方面还要脚踏实地。一定要抓准学科发展的方向,通过设置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科,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到整套顶尖的课程,不仅能降低学习成本,对于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也非常有意义。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赋能,但也存在科技向善的问题。期待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发扬所长,形成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