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建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保障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27日,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初心报告厅”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时建中表示,高校做科研的使命就是要服务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时建中发言。任峰涛 摄
时建中认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包括三个内涵。第一,这些成果必须具备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这意味着高校的课题研究必须紧密贴合国家需求,关心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只有选择那些与这些领域紧密相关的课题时,科技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转化必须是可行的。这意味着在具备必要条件和经过必要程序后,这些潜在的生产力能够切实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背景下,科研成果的转化不仅具备了可能性,还拥有了切实的可行性。
在谈到高校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地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时,时建中表示,高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方面,都应融入科教融合的理念。科教融合应当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高校要鼓励学生实质性的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当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时建中谈到,科研成果转化意味着大学与社会、企业之间需要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接好需求端和供给侧,这样才能更好地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与路径。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不敢转、不想转”的问题,时建中表示,“不敢转”主要源于科技成果转化面临市场与法律双重风险;“不想转”或因转化激励不足、转化成本偏高、成果自信缺失;“不会转”则表现为转化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应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保障,优化激励机制,提供专业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为科研成果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架迈向货架铺就坚实道路,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激活创新。
时建中认为,法学研究的一个使命,就是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化解转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维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方的权益,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郝孟佳、实习生陈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