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党网·时政
经济·科技
社会·法治
文旅·体育
健康·生活
观点
访谈
国际
军事
大湾区
台湾
视频
图片
教育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教育
首页
|
滚动
|
原创
|
思政
|
高考
|
留学
|
婴幼儿
|
中小学
|
大学
|
职业教育
|
人民日报写作课
即时新闻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赛果揭晓
青岛:将AI技术应用课开在建筑工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浮选装备转型
新型AI芯片将大语言模型能耗减半
教育之新,存乎本心
走向世界课堂的东方讲义(新教育实验的育人之路③)
课间时分跳畲舞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人民网
>>
教育
>>
教育锐评
期待校园赛事越办越好(体坛观澜)
2022-08-18
促进校外体育培训良性发展(人民时评)
2022-08-18
在孩子心中埋下体育运动的种子
2022-08-16
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2022-08-16
校企合作要走深 政策供给不能少
2022-08-16
以“双减”撬动更好教育生态
2022-08-12
在田间地头讲好“大思政课”
2022-08-12
录取通知书:让“准大学生”领略初见之美
2022-08-11
以“双减”撬动更好教育生态(纵横)
2022-08-10
为青年科研人员开“机会之源”节“时间之流”
2022-08-10
聚焦国家需要释放高校科研潜力(人民时评)
2022-08-08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2022-08-08
帮毕业生走稳走好就业路(民生观)
2022-08-04
办好“社会大课堂”真实践寻真知
2022-07-27
暑假,不妨吸引儿童重回社区
2022-07-26
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新论)
2022-07-25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中国道路中国梦)
2022-07-25
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
2022-07-25
稳中小微企业 促更充分就业(民生观)
2022-07-15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评论·加快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⑤)
2022-07-15
持续帮扶,共促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人民时评)
2022-07-14
民法典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新论)
2022-07-13
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2022-07-11
社会发展需要有志拼搏的年轻人
2022-07-06
新华时评:落实落细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2-07-04
评论:“体育课不被占”已入法 学生的锻炼权需保障
2022-07-04
毕业典礼也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2022-06-30
新华时评:安全教育要抓实抓细
2022-06-24
助力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2022-06-23
新职业里话就业
2022-06-23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郑水泉 刘 辉 徐 坤
黄宝印 贾德忠 洪俊杰
于成文 郭 勇 田 彦
李晓华 马建新 邢纪红
许 强 李润东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统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首都何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
教育锐评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行榜”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纵横)
培护好就业市场的融融暖意(人民时评…
强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传统文化启智润心
学分互认,打破高校知识的“围墙”
本网原创
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
考生为救同学缺考 山东招考院:启用副…
职教大家说丨刘艳冰:以毫米为单位精进…
职教大家说丨窦铁成:扎根一线40余年…
职教大家说丨张恒珍:40万次操作“零…
职教大家说丨邹毅:用毫厘匠心 铸中国…
专家学者共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强校之路
李玉: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 为学科交叉…
第二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技能报国·职教有为”专题研讨会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