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党网·时政
经济·科技
社会·法治
文旅·体育
健康·生活
观点
访谈
国际
军事
大湾区
台湾
视频
图片
教育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教育
首页
|
滚动
|
原创
|
思政
|
高考
|
留学
|
婴幼儿
|
中小学
|
大学
|
职业教育
|
人民日报写作课
即时新闻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赛果揭晓
青岛:将AI技术应用课开在建筑工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浮选装备转型
新型AI芯片将大语言模型能耗减半
教育之新,存乎本心
走向世界课堂的东方讲义(新教育实验的育人之路③)
课间时分跳畲舞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人民网
>>
教育
>>
教育锐评
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全面成长
2023-04-17
乡村教育应有乡土特色
2023-04-06
育儿是家事,也是国事(新视角)
2023-04-03
一场技能大赛带动的不只是技艺升级
2023-03-29
科学教育当从娃娃开始
2023-03-27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教育时评)
2023-03-26
让优质午休成为中小学生标配
2023-03-21
厚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法治根基
2023-03-21
减负赋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2023-03-21
编制不是越少越好 关键要用在“刀刃上”
2023-03-17
编制精减了 “考公”更要注重能力
2023-03-17
考研不是目的 上生活的岸才是
2023-03-17
别让放大的“育儿焦虑”蔓延了
2023-03-17
让每个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现场评论)
2023-03-12
张培丽:避免“千镇一面”,有针对性地引进和留住人才
2023-02-28
房宏琳:集聚青年人才是中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3-02-28
公考打破“35岁门槛”消除职场年龄歧视
2023-02-24
教师“直播带人”为促就业开辟新思路
2023-02-24
“作业熔断”不是减负的万能钥匙
2023-02-23
营造良好生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3-02-21
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3-02-21
抓好“四个融入”,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2023-02-21
让学校体育火起来(纵横)
2023-02-20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23-02-15
新春开学,请收下这三个“礼包”
2023-02-13
职场年龄歧视缘何难解
2023-02-13
健全服务体系为稳就业“搭桥铺路”
2023-02-09
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需要高质量医学创新
2023-02-04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2023-01-31
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亟待加强
2023-01-31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郑水泉 刘 辉 徐 坤
黄宝印 贾德忠 洪俊杰
于成文 郭 勇 田 彦
李晓华 马建新 邢纪红
许 强 李润东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统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首都何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
教育锐评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行榜”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纵横)
培护好就业市场的融融暖意(人民时评…
强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传统文化启智润心
学分互认,打破高校知识的“围墙”
本网原创
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
考生为救同学缺考 山东招考院:启用副…
职教大家说丨刘艳冰:以毫米为单位精进…
职教大家说丨窦铁成:扎根一线40余年…
职教大家说丨张恒珍:40万次操作“零…
职教大家说丨邹毅:用毫厘匠心 铸中国…
专家学者共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强校之路
李玉: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 为学科交叉…
第二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技能报国·职教有为”专题研讨会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