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系列报道之一?李烈篇

2014年02月19日17:36    来源:现代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三读李烈

李烈是不可复制的。

17年前,李烈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她是一个有教育理想的年轻校长,一所百年历史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名校新领头人。

17年后,李烈仍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她却有了许多特殊的身份:国务院参事、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两届校长工作室导师,等等。一个在全国有25所分校及成员校的航母式教育集团的领航人。

今天,她不再只是一所名校的好校长,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践行者、风向标。“她的价值已经不是一个实验二小能解读的,她是中国小学教育的财富。”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总编辑陈力说。

真正走近她,你会对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认真学习她,你会对教育有更丰满的认知。

“‘以爱育爱’是以教师的爱,去培养学生的爱。我们不是单纯地引导教师去做春蚕,而是鼓励教师在付出爱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展,享受这个过程,得到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

——李烈

大爱李烈

采访李烈时,我问了她和在她身边工作十余年的副校长孙津涛同一个问题:“哪个词最能代表您(她)对教育的理解?”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一个词:爱。

对于“爱”的解读,李烈却是独特的。她这样解读她担任实验二小校长后提出的“以爱育爱”教育理念:教师要以自身的“爱”育出学生的“爱”,而教师在育爱的过程中,自身又不断地生成爱,收获着爱;爱,不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标;爱不仅需要情感和行为,更需要能力和艺术。

任何一位校长,提出一个理念容易,将理念融入到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并非易事。李烈却做到了。今天你走进实验二小,从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到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质:爱并快乐着。

家长期待高,学校要求严……在实验二小,教师工作压力的确不小,但实验二小人却亲如一家。如果你私下打听李烈,不少老师、家长说着说着就会动情地流泪。

让老师们爱并快乐着的,是他们处处感受到自己在这所学校绽放的生命价值。

17年前,初任校长的李烈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以及“以爱育爱”的主旋律。她把教师也放在主体位置上,把教师爱的能力的提升作为了重点。教师快乐才能使学生快乐,教师有爱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爱。“一个人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过程就是生命的历程。开心快乐地工作,则享受生命的美好;冷漠烦恼地工作,则丢失生命的意义。”李烈决心引领教师尽可能多地感受工作的快乐。

今天的实验二小,保持着17年来的很多好传统:“校长聊天室”、“校长,我想对你说”,老师可以做校长助理,老师可以当小校长,老师可以在各种活动中成为主角……在创造性开展这些活动中,李烈提出的“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给每个人找到合适的事情做”的“适合学说”、“快乐加减法”、“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理念,在校长为教师搭台服务中得到不断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德育副校长冯红体会很深:“老师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爱。”

让学生们爱并快乐着的,是学生经常能感受到老师“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利”等教育细节中的温暖。他们还可以在课间随时出入设在每层的主题娱乐活动室,在“小绅士、小淑女”评选中收获意外惊喜,在小干部轮换制中体验成就感……

“我的孩子每一天都期待着早早到校。”一年级一个小同学的妈妈告诉记者。

师生爱并快乐着的背后,倾注着李烈让每个人感动的大爱情怀。10万元,在17年前不是一笔小数。1997年,她获得“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的“杰出奖”奖金10万元,刚任校长的她,毅然将全部奖金捐出设立“校长奖励基金”,奖励学校每年工作杰出的教职工。两年前,李烈再次将“西城杰出人才”的30万元奖金捐给“校长奖励基金”。

早在2001年,实验二小数十位青年教师就在人民大会堂学校首届艺术节上演过一次发自内心喊出“李校长,我们爱你!”的动人场景。

“孩子有幸到二小读书,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感受到了您和所有老师们的大爱,这种爱我们永生难忘……祝假期愉快,春节安康!爱您的家人”,时常,李烈的手机上会收到不知名的家长甚至学生发来的发自内心表达感激之情的短信。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曾在“李烈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上说:“中小学校长中不乏有思想的人,但不少学校在教师群体中却感受不到校长的思想。而李烈不同,走进实验二小你会发现,她的思想在众多教师中无处不在地被具体诠释。”

“实验二小的很多干部教师都很有思想,在共同的核心理念下,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思考,这是最难得的。”多位或接触过实验二小教师或列席过学校行政会的校长们这样评价。

“我们不是单纯地引导教师去做春蚕,而是鼓励教师在付出爱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展,并享受这个过程,得到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这正是李烈“以爱育爱”的大爱情怀17年来产生的共情效应。

“知其雄,守其雌,为教育溪!”

——李烈

下一页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