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樹木年輪的增加,實驗小學在每一天、每一年都在成長、進步與發展著,通過每位實小人的不懈努力,實驗小學“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辦學目標已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學校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學校文化建設已成體系,教師隊伍正在健康、茁壯的成長,課堂教學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風格,辦學特色已得到有關領導和社會的認同,校園正在逐步成為師生的家園、學園和樂園。
一、學校文化建設的目標與途徑更加清晰,文化育人意識進一步增強
學校文化是一個積澱、培育和發展的過程。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師生認同的價值體系的建構,在學習、繼承、弘揚、光大、借鑒的基礎上,通過征求廣大教職員工意見,我們確立了系統的實小核心價值體系。在這一價值體系的引領下我們確立了學校發展的願景,即尊重與信任、支持與鼓勵、激情與智慧。
辦學理念:童年愉悅
辦學目標:厚基礎、重人文、師生向往、社會贊譽、引領區域教育實驗的現代化窗口校
育人目標:培養童年愉悅(即:文明守紀的陽光品格﹔勤思博聞的陽光學業﹔強健尚美的陽光體魄﹔樂觀善美的陽光心理)的陽光少年
辦學思路:文化立校、隊伍強校、科研興校
校 訓:文明、守紀、勤奮、健美
校 風:民主、開放、求實、創新
教 風:嚴謹、博學、善導、協作
學 風:勤思、善問、博聞、篤志
核心價值觀:團結、務實、創新
2014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第一批學校文化建設示范學校,經驗材料在全市交流並出版,校長曹仲帥被聘為北京市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專家。
二、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好學校需要有好教師,好教師就是好教育。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我們先后開展了陽光教育演講比賽﹔簽訂師德、維穩責任書﹔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干部教師的思想境界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涌現出了一批敬崗愛業的優秀教師。
幾年來,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為教師提供各種學習、培訓、提高的機會。首先,以吉春亞、武瓊、劉德武、劉瑩為代表的名師陸續走進實小,通過目睹名師的風採,聆聽名師的課堂教學,讓我們見賢思齊,更加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標。其次,開展專題培訓,提升教學技能。自2009年起,我校參加了北師大劉儒德教授主持的學習優勢教育國家重點課題。幾年來,我們在總課題組的帶領下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與探索,每學期學校都要聘請課題負責人劉教授親自來到校,為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將他們的理論與我們的實踐有機的結合,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改革。第三,進一步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將學習、研究與教學工作有機的結合,通過組內同課異構,形成了人人參與的教研氛圍﹔通過組間晒課博覽,形成了百家爭鳴,思維成果共享,集體智慧的發揮。第四,繼續發揮與手拉手學校的中關村一小的教師培訓基地的作用,拓展視野,組織到中關村一小參觀、學習、培訓、觀摩,參與活動的教師均受益匪淺。第五,學校成立了名師工作室、教師自主發展工作室,聘請田立莉老師、劉德武、劉瑩等專家指導課堂教學,並多次組織教師遠赴浙江杭州、河南西峽、河北涿州、遼寧岫岩等地參加教科研培訓。
正是我們注重並加強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因此我校中青年教師得到了較快的成長。2013年12月,我校崔小妹、張寶華兩位老師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2015年4月,馬淑環老師被評為區級英語學科帶頭人,劉愛菊、李美紅、趙猛、溫金玉等22位老師被評為區級骨干。2011年,崔小妹老師參加北京市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獲得一等獎﹔2013年,鐘芳芳老師在北京市第十一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會獲得一等獎﹔2014年,戴莉坤老師在第四屆全國“差異教學”聯盟研討會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2013年以來,我校教師有27人次獲得國家級論文獎項,175人次獲得市級論文獎項,25人次在國家級做課並獲獎(含錄像課),23人次在市級做課並獲獎(含錄像課),62人次在區級做課並獲獎(含錄像課)。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