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即時新聞
廣西百色“扁擔姐”:一根扁擔挑起百余名山鄉孩子的別樣人生
在校亦如家 上海高校留校學子“花式過年”
做壯錦香包猜燈謎 東盟留學生體味“中國年”
“五育並舉”守初心:從地方兩會看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透視全國“最缺工”職業排行
品民俗 尋年味
蝙蝠的貢獻可不隻一個“諧音梗”
清代皇帝的新年“紅包”裡都有啥
我國首部飛行器實驗力學著作出版
東北大學超高強鋼研究取得新進展
人民網
>>
教育
>>
中小學
廣西百色“扁擔姐”:一根扁擔挑起百余名山鄉孩子的別樣人生
2023-01-21
“五育並舉”守初心:從地方兩會看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2023-01-21
港澳台僑工作顧問唐清慧:加強中小學校園足球教育
2023-01-18
科技館裡度寒假
2023-01-18
正確認識與評估中小學教師研究能力
2023-01-17
中小學教師評職稱應當看什麼
2023-01-17
教育部公布“雙名計劃”(2022—2025)培養基地和培養對象名單
2023-01-12
迎新春
2023-01-12
河北井陘:“三下鄉”為民服務到鄉村
2023-01-11
孫繼學:扎根鄉村學校30年 詩在平凡工作中
2023-01-08
8歲男孩撿到“近一萬個包子” 父母帶其報警尋到失主
2023-01-08
親子運動會 歡樂迎新春
2023-01-07
北京調整優化校園檢測策略 學校及幼兒園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
2023-01-07
浙江多地出台暖心舉措 為醫護子女提供寒假免費托管
2023-01-06
綠茵場上樂享寒假
2023-01-05
萌娃學消防 平安度寒假
2023-01-05
改變觀念、家校共育,助力“雙減”行穩致遠
2023-01-04
讓榜樣為少年兒童成長注入精神力量
2023-01-03
如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榜樣意識
2023-01-03
體育、藝術等校外培訓規范化了
2023-01-03
善教樂學“思政課” 潤心立德育新人
2022-12-30
“雙減”后,如何回應家長這些新期待
2022-12-29
原創圖畫書,以兒童視角講述中國故事
2022-12-29
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校長論壇聚焦深度學習
2022-12-29
父母該怎樣表揚孩子
2022-12-27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對症下藥”
2022-12-27
把改進成長權交給孩子,親子關系更融洽
2022-12-27
明年北京將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幼兒托位6000個
2022-12-23
保師生健康安全 福州進一步優化中學期末教學安排
2022-12-23
一所鄉村學校的文化情懷
2022-12-23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張志軍
姜治瑩
王樹國
林忠欽
尤 政
駱清銘
王 博
向波濤
陳志敏
孫 雷
楊曉慧
郭 健
史元春
張炳輝
時建中
清華 復旦 東大 同濟 電子科大
南大 西交大 大工 中南大 重大
華理 武大 北郵 首師大 首經貿
上海交大 西北農大 湖大 中財大
哈工大 北航 中科大 華科 中大
教育銳評
深化體育教育改革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大力推進職教育人方式變革
加強黨建組織高質量科研
補齊公共圖書館發展短板
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職教高考新規定 打開中職新賽道
推進職業教育改革須深化產教融合
尋找兒童電影“新一春”
辦好職業教育 托起殘疾人就業夢想
本網原創
教育部明確直播類在線教學平台安全標准
2023年高考全國統考6月7日起舉行…
北航知行學院:研讀黨史經典文獻 汲取…
“天算星座”首顆主星北郵一號成功發射
清華大學等4所高校自研衛星載荷成功發射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未來中心揭牌成立
教育部頒布《信息技術產品國家通用語言…
創新不忘本 傾心國潮面點的少年大師
卓越大學智庫聯盟在南京成立 九所理工…
教育部等三部門公布第二批全國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