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兄弟三人
放弃升学,中学毕业生南下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邵逸夫的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但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毕业后他放弃升学,全身投入电影制作的工作。在18岁时,他已经成为摄影师,作品包括《珍珠塔》(上下集)及《西游记》等等。随后,邵氏兄弟在上海又接连拍了几部古装戏。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非常羡慕兄长们,开始在片场打杂,后来做过摄影、编剧、导演。1926年,三哥带邵逸夫去开拓南洋市场,挺过了大萧条,又逐渐在南洋市场站稳脚跟。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
上一页 | 下一页 |
延伸阅读:
(责编:杨 祎(实习生)、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