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党网·时政
经济·科技
社会·法治
文旅·体育
健康·生活
观点
访谈
国际
军事
大湾区
台湾
视频
图片
教育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教育
首页
|
滚动
|
原创
|
思政
|
高考
|
留学
|
婴幼儿
|
中小学
|
大学
|
职业教育
|
人民日报写作课
即时新闻
李云梅:让数字化赋能国际化 加强“语言+技能”复合型师资培养
许建领:深化校企“四个合作” 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洪伟:探索职教出海2.0模式 不断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
郑金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德技并修育人能力
快讯!202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十大热点发布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去年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
中文圈粉马耳他
超过半数“高才通计划”到港人才已在香港就业
人民网
>>
教育
>>
职业教育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着力打造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2023-12-20
培养社会认可度更高的学生
2023-12-20
向家文:立足水利特色 培育时代新人
2023-12-19
苏爱国:数字技术将开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2023-12-18
周敏娟: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2023-12-18
张鹏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发挥思政理论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2023-12-18
刘向群:职业院校不要扎堆开设“热门专业”
2023-12-18
孙德忠: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3-12-18
孙茜芸:深化“政校行企社”协同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12-18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地方发展 服务产业集群
2023-12-18
扬州职大电汽学院:培育能工巧匠 实现精准就业
2023-12-18
克职院:将课堂“搬进”厂房
2023-12-18
“小教育”助力“大振兴”(走特色发展之路)
2023-12-14
专业对接产业 课堂衔接职场
2023-12-12
“小支点”撬动大产业
2023-12-11
吴小平:努力把学校建成“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标兵
2023-12-10
张志斌:练好“内功”主动“出击”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2023-12-10
郭庆:在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3-12-09
苏海勇:以科教融汇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
2023-12-09
高鸿斌:五个“大”全面打造思政育人体系
2023-12-09
陈宝生: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创新院校企贯通合作
2023-12-09
人民网启动职业院校互联网“大思政课”共建机制
2023-12-09
人民网发布《2022-2023学年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情况分析报告》
2023-12-09
孙茜芸:培养有“政治态度、情感厚度、时代热度、技能硬度”的传媒人才
2023-12-09
宋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是产业和市场认可的高质量
2023-12-09
“全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2023-12-09
杨立华:建好“大平台”,育好“大师资”,讲好“大课堂”
2023-12-08
梁裕:写好“特”字文章,做好“高”字功课,挖掘“强”字动力
2023-12-08
朱爱胜: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12-08
张先庚:建设好市域产教联合体,需政校行企协同努力
2023-12-08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郑水泉 刘 辉 徐 坤
黄宝印 贾德忠 洪俊杰
于成文 郭 勇 田 彦
李晓华 马建新 邢纪红
许 强 李润东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统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首都何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
教育锐评
情理并重,上好思政课
交流互鉴,扩大国际影响力(大家谈·…
古戏台拥抱年轻人(快评)
让尊师惠师蔚然成风
高校专业调整忌“新瓶装旧酒”
农业教育要向“新”而行(人民时评)
“夜校热”折射终身学习热潮
多措并举助推新职业健康发展
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冰雪运动(人民时评…
本网原创
李云梅:让数字化赋能国际化 加强“语…
许建领:深化校企“四个合作” 提升高…
洪伟:探索职教出海2.0模式 不断提…
郑金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德…
快讯!202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十大热…
揭晓!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
春节将至,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海淀:中小学生态文明教室揭牌
杨振斌: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创新…
黑龙江省新文科教育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