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史家小學,足球隊的隊員在樓頂球場訓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北京市老城區的學校,或多或少面臨著場地狹小,難以開展足球運動的問題。在胡同中的史家小學高年級部,將足球場“搬”到了教學樓四樓樓頂上,在周邊做好防護,讓孩子們擁有了一個小型“空中”訓練場。
足球場“搬到”教學樓頂
史家小學高年級部位於朝陽門西北的一處胡同內,校內除了教學樓,還有一塊200米的操場供學生鍛煉。
除周二外,該校足球隊隊員們會在放學后來到教學樓4樓樓頂。那裡有一塊長約30米,寬約10米的小型足球場,四周由鐵欄杆和玻璃組合成“圍擋”。他們在這塊訓練場地,練習了傳球、過門、假動作乃至比賽攻守技巧。
雖然足球場在“空中”,足球隊員們表示“不怕”。“這裡與地面訓練沒什麼不同,除了偶爾把足球踢出‘界’后,球直接落到地面”。一名隊員說。
兩年前,球隊剛組建時,曾佔用籃球場訓練。“塑膠地不太適合踢足球,學生易受傷”,校足球隊教師徐禮崢說,約一年前,學校在樓頂鋪設了這塊足球訓練場。
“學校場地確實比較小”,徐禮崢說,這種因地制宜的訓練方式,主要練習簡單對抗和戰術配合,打比賽時到了標准場地確實會有不適應,但“參加多了也就好了”。如今,該校足球隊在東城區內的排名,穩居前三。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