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二,你還覺得畢業遙遙無期嗎?其實轉眼也許我們就各奔東西了。老師提醒我們:大二就應該為自己的大學出口做好選擇和准備。
行業發展本身對於就業的影響也很突出,隨著技術難度降低、入行門檻降低,一部分信息產業向機電、紡織等傳統制造業靠攏。原本是熱門專業的學生,到了畢業時就遇冷了,而這恰是當年一心一意追隨IT業的熱血青年們沒有想到的。
作為一名在高校任職的年輕教師,又擔任大學生的導師,我已經從我日前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了新一屆大學畢業生的“煩躁”。新學期開始才沒有多久,找我咨詢“未來出路”的學生就絡繹不絕。
先說句大實話,早幾年,當有畢業生倒苦水訴說就業壓力時,我還感到詫異。畢竟,我所任教的學校是滬上的名校,我所在的專業與信息產業相關,這可是近年來最熱門的專業。我的師兄師姐個個都是未畢業就被公司爭搶的“香餑餑”。但現在好景不再。
除去大環境因素,如專業擴招導致畢業生供大於求,經濟危機后職位減少、薪資條件降低,大城市生活成本增高以外,行業發展本身對於就業的影響也很突出。
不得不承認,電子設備、半導體等信息制造業的發展高峰期已過,芯片集成度越來越高,系統集成難度越來越低。好比以前需要很多塊積木搭一個房子,現在隻需要幾塊甚至一塊積木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寨機”的出現,幾個工人外加一個作坊就可以開工了。技術難度降低、入行門檻降低,一部分信息產業正在向機電、紡織等傳統制造業靠攏。所以,原本是熱門專業的學生,到了畢業時就遇冷了,而這是當年一心一意追隨IT業的熱血青年們沒有想到的。
盡管行業前景有些晦暗,但也並非無路可走。在和很多學生談心的經歷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腳給捆住了。例如,有些學生說,畢業以后隻願意駐扎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四個大城市找工作。他們沒有看到,在大連、成都等信息產業的新興城市其實有許多就業機會,求職市場經常出現大城市工作難找,小城市招不到人的局面。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