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中小學>>北京市中小學>>新媒體進校園 探訪身邊的特色校——首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成果展>>成果展示
人民網>>教育>>正文

門頭溝區龍泉小學:做素養龍泉人 實現龍泉夢

2015年04月27日18:0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做素養龍泉人 實現龍泉夢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小學建於2013年5月1日,前身為工人子弟小學。學校佔地面積13465平米,建筑面積12004平米,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5126平米,運動場館面積5146平米。在校學生601名,47%為外地來京務工子女。學校既是棚戶區改造新建學校又是四校合一學校,上世紀九十年代和2011年,2013年,先后合並了西坡小學,龍門小學和河南街小學三個豆腐塊學校,實現了資源重組與均衡發展。

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先后並入兩所學校,教職工人數達到了108人。為此,學校在全區小學中率先進行了干部與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區招聘了兩名副校長和一名教學主任,不出任何差錯地實現了42名教職工的轉崗分流。現在崗教職工67名,其中,北京市特級教師1人,市級骨干教師2人,區級骨干教師13人,校級骨干教師8人。

雖建校兩年,但學校汲取了四所學校的文化精華和傳統,明確了辦學思想、理念和特色,以“快樂、善思、進取、創新”為校訓,將“素養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將“培養有素養的龍泉人”作為培養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公民、學習、健康和信息四大素養,並將素養進行細化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形成了完備的課程體系框架。

一、傳承優勢 打造亮點

互動技術的有效應用是原工人子弟小學的優勢。龍泉小學傳承了原工人子弟小學的優勢,繼續以課題研究為平台,深化互動技術的有效應用,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的發展。

(一)強化培訓 深層運用

學校為合並來的教師進行了互動反饋技術和電子交互白板基本培訓,並與原工人子弟小學的教師結成對子,使合並過來的教師迅速掌握互動技術的基本操作與應用。李西剛校長及時引入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和皮爾森的同伴學習理論,並親自為教師進行6次專題培訓,使教師理解相關理論,進行有效應用。

布魯姆目標分類和皮爾森同伴學習理論的引入,不僅使教師明確了問題設計(簡稱“按點”)的知識與認知在什麼維度,如何設計能夠引發學生認知沖突的按點,更使教師知道如何使用有效的同伴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的認知由低層認知向高層認知發展。一對一,一對多的同伴互助給了孩子互動的空間,學生在與同伴的爭辯中實現建構,獲得正確的概念,促進了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搭建平台 專業發展

為促進教師不斷運用互動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方面加強日常教學的指導與應用,另一方面搭建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促使教師深層運用與發展。每年都組織教師參加全國互動反饋技術應用大賽,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應用大賽(暨交互白板大賽),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大賽(NOC),全國教育技術年會教學課例大賽等。從第四屆到第八屆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應用大賽我校教師參賽人數和獲獎率均居全國第一。到目前,教師在全國教學案例評比中共獲得特等獎4個,一等獎56個,二等獎78個,三等獎62個。

此外,學校還通過為區、市和全國兄弟學校的教師進行專題培訓鍛煉教師。在不到兩年時間裡,來我校學習互動技術的教師200余人,校領導和教師10人次到新疆昌吉、陝西榆林、河南洛陽為二千余名教師進行互動反饋技術和電子交互白板有效應用培訓。我們還將教師的優秀課例放在學校數字校園當中,與全國各地教師進行交流。

(三)舉行研討 促進應用

為實現“創全國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知名學校”的發展目標,龍泉小學先后承辦了全國互動反饋技術應用課題研討會,全國第五屆互動反饋技術應用現場課和說課比賽,全國第一屆技術支持下的優質學習研討會,北京市小學電化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十四屆年會,區級ipad應用研討會,學友教學軟件應用研討會。不僅宣傳了學校的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的特色,拓展了教師的視野,更學習到新的理念和技術,教師不斷進步,不斷創新。

《中國教育報》,《現代教育報》,CCTV10的《創新無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北京教育》等多家媒體對學校互動技術特色進行了專題報道。

二、改革課堂 著眼素養

學校互動技術有效應用之所以在市區和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根植於了課堂教學,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語文教學進行了主題單元教學的改革,實現一單元一得,一課一得,克服傳統的分析式閱讀教學,實施1+x教學,寫作前移的讀寫結合,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和閱讀的興趣,擴大了閱讀量,提高了寫作能力,促進了綜合素養的提升。數學課則以小組互助教學進行課堂改革。不管怎樣的改革,都依托學校的課程框架,依托互動技術的有效應用,將目標落在培養學生的素養上。

運用互動反饋技術了解學生的元認知,依據元認知進行設計與實施,通過有效“按點”的設計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生與媒體互動中建立正確概念,而下課前的互動監測讓師生共同知曉學習效果,及時拓展思維。互動技術在翻轉課堂上的應用更顯示其無法比擬的優勢。如在學習“圓柱認識”一課時,運用互動反饋技術了解學生對於學習單的掌握情況,以此作為小組互助的問題,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同學一起研究。圓柱的高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師出示了這樣的按點:

下一頁
(責編:張安(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