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中小學>>北京市中小學>>新媒體進校園 探訪身邊的特色校——首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成果展>>成果展示
人民網>>教育>>正文

平谷區第五中學:塑造良好文化氛圍【2】

2015年04月27日14:31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構建多元開放課程體系

學校要通過課程建設和實施,彰顯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價值,以及辦學特色。建立多元化課程體系,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開發和管理,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需求。

(一)規范國家基礎型課程

提升教育質量,不能隻抓中考學科,而忽視學生全面發展。以“高效教學”為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途徑,規范設置基礎型課程,高質量地完成國家課程要求。我校始終堅持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開設好《心理健康》和《生活指導》區本課程。學校通過穩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來抓好基礎型課程建設。

三年的課堂教學改革,我們以學習培訓、調查研究為課改切入點,以學導練教學模式為課改生發點,以抓好課堂教學實踐為課改落腳點,以思研踐教研模式為課改創新點。學——讓課改觀念“轉過來”﹔研——讓課改模式“科學化”﹔踐——讓課堂教學“動起來”﹔思——讓課改成果“亮起來”。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加強了國家基礎型課程建設,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二)開發特色校本課程

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自主開發校本課程。充分發揮教師特長,關注學生興趣,逐漸形成學校特色。目前,我校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開設校本課程。先后開設的校本課程包括:《友善用腦》《學習管理》和《記憶小超人》等科學素養類校本課程﹔《合唱藝術、》《剪紙》、《民族舞》、《器樂演奏》、《雕刻》、《扎染》、《十字繡》、《編結》、《編織》等等藝術類校本課程﹔《武術》、《太極拳》、《男女籃球》、《男女足球》、《花樣踢毽》、《花樣跳繩》、《健身舞》、《啦啦操》、《田徑》、《傳統體育項目》等體育健康類項目﹔作為國家類課程的有效補充,拓展相關學科內容。先后開設《中華成語千句文》、《讀寫》、《課本劇》、《硬筆書法》、《演講與口才》、《數學興趣培養》、《數學思維訓練》、《英語口語》、《大事》、《軍事史話》、《標本制作與鑒賞》、《民族風情》、《電子制作》、《電腦DIY》、《網頁制作》,還有物理、化學學科的《實驗探究》等等。

每學期末,專用教室內設置了學生成果展室,展示學生作品。每學期組織“伴我成長校本課程成果展,設置 “剪紙”、“扎染”“雕刻”等十六個專門展室,由“演講與口才”班的同學擔任各個展室的講解員,組織學生和家長參觀。在每年新年之際,開展“和諧校園、幸福成長”素質教育展示活動。組織全體學生和家長參觀展室,觀看學生校本課程成果現場演出。每年歲末,由每位學生返校領取成績單,變成領取一張校本課程成果光盤、一本紀念台歷和一冊《台前幕后》活動手冊。每位學生都能夠從光盤和台歷中看到他自己和班級的影像。

四、形成學校文學素養培養特色

隨著校本課程的開展,同一科目累積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參加了一到兩學期的校本課程班的學習,不能再重復參加同一科目學習,就可以繼續申報其他喜歡的科目。但是對已經掌握的技能興趣不減,則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社團的形式,參加社團活動。學生一直比較喜歡的校本課程成員,先后組織了二十幾個學生社團,其中憩園文學社日益凸現出來。

文學社的學生文學創作園地《飛翔》成長迅速,借助這一平台,學生由創作到編輯,由思考到交流,凸顯著智慧與能力,閃爍著青少年的思想火花。憩園文學社的工作還包括三類:即講座類、參觀學習類和展示交流類。

目前的憩園文學社已走過近十個年頭,從最初的一些文學愛好者,逐漸的變成了全校規模,文學社成員上千人,每個班都有社團的通訊員,文學作品的質量也越來越高。受到了許多知名報刊和文學大家的關注與幫扶。《中國教育報》《京郊日報》《中國校園文學》《中學生之友》等眾多報刊都對我校文學社和《飛翔》雜志作過專題報道。文學社成立十年來,《飛翔》雜志共刊印42期,多次獲得全國校園文學百佳社刊一等獎。憩園文學社也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校園文學社團”。2013年我校成為了北京作家協會小作家分會的第一個團體會員。截至現在,我校共有北京作協小作家會員16人,定期接受知名作家一對一拜師幫扶,參加系列文學講座,參與劇本、漫畫書的創作出版活動。

隨著憩園文學社的發展,我校以“ 文學素養培育”做為試驗項目推進學校特色建設,校園文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常態化,學生自主創作熱情更加高漲,個性化寫作追求更加鮮明,學生自編自導的小話劇多次演出,學生的作品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學校中教與學的兩個群體形成“生態依存”,相互滋養,共同生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裡得以繼承和光大,使學校文化顯得更加厚重,而“培養學生善良的人性、健全的人格、嚴謹的態度、辯証的思維以及自我發展力”,成為了五中人的價值追求,也正是學校文化的核心。

學校發展沒有終點,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學校教育均衡發展由人承載,加強人的內心修煉應是建設的根本。規范三級課程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原有學校文學素養特色的基礎上,形成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辦學方向,逐漸提升特色辦學學校品牌的成色。

上一頁
(責編:張安(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