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調查】標注諧音背誦周期表 你怎麼看
對於很多理科生而言,元素周期表是中學時期無法逾越的話題,為了便於記憶復雜的元素,坊間更是流傳多種版本的記憶小竅門。昨日,記者搜索了“元素周期表記憶訣竅”等關鍵字,結果出來幾十種不同版本,比較常見的有比喻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歌訣記憶法等。那麼,重慶人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親愛哩皮蓬,談蛋養福乃,那美女歸來……”說起化學元素周期表,家住渝北區金童路的陳勇笑著告訴記者,當年上高中時,為了能把表背下來,想盡了各種辦法,最好用的就是編順口溜,班上大多同學都會用。
萬州三中教師李可春,從事高中化學教學16余年,他說,他不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周期表,重要的是理解記憶,加上經常使用,學生自然都記得住。
【微點評】背周期表漢字有優勢 但別硬背
對於中文版元素周期表的“走紅”,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教研室副教授徐嵐表示,現代的元素周期表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於1869年發現,用以展現當時已知元素特性的周期性。
“目前國內使用的版本,就是由國外版本翻譯得來的。”徐嵐解釋,之所以中文版的元素名結構看起來更復雜,因為在早期的翻譯過程中,化學家們為了更好地體現元素的特性,結合了該元素的具體化學或物理特質,在對某些漢字進行了適當改進,從而創造出來一批新的漢字,部分國人常見的金屬元素如金、銀、銅等,還是沿用了原有漢字。
比如“碳”元素,我們常用的是“炭”,但在化學元素表上,刻意加上“石”字旁,就是體現元素的屬性。此外,類似氫、氦等漢字中本不存在的稀有氣體元素,原理也大體如此。
徐嵐表示,漢字屬於音形義相結合的象形文字,音節上的特殊節奏,也讓冗長乏味的元素周期表多了很多趣味,十分有助於學生背誦和記憶。不過她強調,死記硬背並不是學習之道,而應理解記憶,探求每種元素的規律和實質。
【鏈接】“九九乘法表”征服英國學生
“1×1得1,1×2得2,1×3得3……”對於中國人來說,就算數學成績再差,背誦乘法口訣還是很容易。不過,這一在中國流傳上百年的“九九乘法口訣”,如今意外引發了歐美國家尤其是英國人的好奇。
此事還要追溯至2009年和2012年,上海學生連續兩屆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獲得數學、閱讀和科學第一。這一成績,隨后引發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依賴計算機發展的歐洲國家的注意,因為這些國家都缺乏系統的初級運算法則。隨后,英國教育界組團來滬“取經”,在這之后,“九九乘法表”作為系統的初級運算法則,第一次正式為外國人所知。2014年下半年開始,上海便開始陸續派出數學老師分批前往英國,用上海的數學教材和教學方法,給英國孩子上課,其中就包括“九九乘法表”。消息一出,網友紛紛戲謔地表示,這麼多年學習英語(課程),這次讓英國學生學習中國的數學教材,總算報了“一箭之仇”。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