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別樣高考文化 韓國高考面面觀

2015年01月18日10:0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舉國保障高考

韓國高考名為“大學修業能力考試”。由於韓國學校是冬季招生,春季入學(3月為每年第一學期),因此升學考試年底舉行,即每年11月份第二周的周四進行。

在十分重視教育的韓國,對於這場“決定學生未來”的重大考試,全國上下自然非常重視,舉國緊張支持,真可謂“嚴陣以待”。在高考當天,整個韓國的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軍事訓練延后、航班起降時間調整、交通管制……以便讓60多萬名考生能順利抵達考場,在無噪音干擾的最好環境中應考。

高考當天早上,韓國消防局和警方的消防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在大街小巷隨時待命,開展“愛心送考”服務。考生如遇突發情況可撥打112和119報警電話,警方(消防局)會迅速調動就近的巡邏車及時趕到,提供必需的服務,幫助考生順利參加考試。在首都首爾,還有上千輛出租車待命街頭,負責將考生快捷、准時地送到考點。

為了緩解早高峰交通壓力,確保考生按時抵達考場,韓國政府還發布政令公告,提高全國地鐵和巴士的早高峰時段發車頻率——早上7時至8時集中運行。全國所有考點方圓200米區域內交通管制,考點附近的政府辦公樓和私人企業上班時間推遲1小時至上午10時。此外,主要商家都比平常晚1個小時開門營業,股票市場開盤和收盤的時間同樣推遲,以使馬路通暢,確保學生可以及時抵達考場。

而且,韓國政府還讓考點周圍的工地和購物中心降低噪音﹔汽車、摩托、火車、輪船等在經過考點附近時禁止鳴笛。與此同時,韓國民航管理部門還會調整幾十架次航班的起降時間,避免起飛和降落時產生的噪音影響韓文和英語科目的聽力測試﹔國防部則下令暫停軍隊的軍事訓練與演習。這些全面的保障措施足見韓國高考的“全民性”。

別樣高考文化

由於深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痴迷考試是韓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盡管韓國大學的招生錄取並非完全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但韓國各界普遍認為高考成績將決定學生最終被哪所大學錄取。韓國近年來高考升學率已超過了80%,但是有名的大學門檻依然非常高,競爭激烈。目前韓國最著名的三所高等學府是國立首爾大學、私立延世大學和私立高麗大學(三校英文首字母合起來為SKY,簡稱“SKY大學”)。著名國際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數據顯示,98%的韓國年輕人完成了高中教育,其中75%會上大學,但隻有2%才能進入“SKY大學”。而進入好大學則意味著畢業后可以找到好工作,甚至與什麼樣經濟實力和教育背景的人結婚,都能追溯到一個人在高考中的表現。因此,高考被韓國人稱為“創造或毀滅未來的一個重大機會”。

為此,韓國學生和家長也是蠻拼的。比如,為了考進高麗大學物理系,黃元尚提前一周就加入了學習小組,每天都按照高考的時間安排作息——早上8點40分到下午5點考試,中間有午餐和休息時間,以便讓自己的身體適應緊張的節奏。從考前的數周起,黃元尚的母親就開始“實驗”不同的午餐菜單,最終選定了鮑魚粥,因為它既容易消化,又能保証體力。為防高考當天感冒,吃藥又可能引發過敏,黃元尚從很早就開始每天服用小劑量的咳嗽藥。

傳統的米糕和巧克力被認為能給考生帶來好運氣,按照韓國風俗,年糕有黏性,寓意考生能牢記知識。而叉子(刺中正確答案)和衛生紙(韓語中與“解決問題”諧音)是高考考生的吉祥禮物。將考生姓名貼在學校大門口可能幫他們金榜題名,並且學弟學妹們敲鑼打鼓地舉著橫幅也被視為有同樣的奇效。高考當日,同校的低年級學生都會早早來到校門口,聚集起來為赴考的學長學姐們吶喊、打氣,橫幅、旗鼓、民族服裝、跪拜大禮齊上陣,以示衷心祝福。別出心裁、制作精美而有趣的“帥氣地一次搞定!”“沒有重讀那回事兒!”等橫幅,每年都會成為高考日的獨特風景線。

學生如赴刑場,家長也很不輕鬆。由於早上8點10分入校進場完畢后一直得到下午5點結束前見不到孩子,所以大部分家長不會在考場外焦急等待,而會選擇回到家裡或者去寺廟、教堂祈福,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

下一頁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