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考改革:愛閱讀的學生更能拿高分【5】

2014年09月16日11:10    來源:現代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高考改革:愛閱讀的學生更能拿高分

  “點贊”高考語文改革,貼近生活回歸“大教育觀”

  “作為一線老師,我覺得今年高考語文試卷出得好,是大語文觀、大國文觀的具體體現,應該點‘贊’。”佟世祥老師認為,在高考改革背景下,今年語文命題體現五大特點:符合母語學科的特色和規律﹔貼近生活,接地氣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揮空間﹔具有明確的國學導向﹔考查做人的精神境界。

  佟世祥老師今年教的是人大附中文科(1)班和理科(12)班。高考成績揭曉,兩個班語文成績尤為搶眼,其中文(1)班平均分131.15分,理(12)班平均分為126.66分。他所帶的多名弟子高考語文成績均躋身全市前十名。

  在佟世祥看來,這份成績單的取得和人大附中精神密不可分,體現為團隊精神和科學精神。一定程度上說,佟老師眼中的“科學精神”是該校學生在高考語文改革中如魚得水的“秘訣”所在。

  佟世祥認為,語文學習的科學精神首先體現在培養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就是動力。持久的興趣就是永恆的動力。”作為老師,應該用語文學科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引領學生。語文應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學科。而且是學生崇敬的一門學科,要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語文的表達能力就是工作能力,語文的學習能力就是他未來人格的素養、人文的素養,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上語文,變得有品位,有修養,有境界。

  另外,無論是教語文,還是學語文,都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都當注重積累。語文老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百態,領悟百態人生﹔同時積累身邊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佟老師現場點評了弟子們的高考作文。比如,郭文碩高考作文“不讓老規矩老去”,表現了語言表達的精致﹔郭伊陽所寫的“老規矩是安身立命之本”,能夠看出孩子的一種文化氣象。“豐厚的讀書積累也是取得好成績的基礎,今年高考成績証明了這一點。”

  “我們要有大教育觀、大語文觀,要利用高考改革的契機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孩子成為一個‘大人’”。佟世祥表示,學生的成長與應試並不對立,關鍵是我們怎麼做、怎麼想、怎麼看。今年高考語文改革進一步凸顯正確的大教育觀,有利於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如擁有持久的學習興趣、豐厚的閱讀積累,經過科學的訓練,就能學好用好咱們的母語。“至於在高考取得好成績,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文/現代教育報記者羅德宏曹陽

上一頁
(責編:趙英梓、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