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讓語文學習成為“有源之水”
“我覺得人大附中是我從小到大最愛的一個地方。我不知道將來上大學之后還會不會這麼喜歡一所學校。”採訪中,外表稍顯?腆的趙東方絲毫不掩飾她對自己生活三年的母校熱烈的感情。
在趙東方眼中,人大附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空間、一個寬廣的平台,“我如果不來這所學校的話,很可能做不了這麼多想做的事,見不到這樣廣闊的世界。”為了體驗一把出國考試對自身的挑戰,她在高二便同時准備國內高考和SAT考試。她還競選學生會外聯部部長、參加學校電影節等各種活動。如同享受一場青春盛宴,她和同學們在這些看似和學習無關的活動中,體驗了人際交往、組織活動、領導能力、口才等綜合能力的提升。
今年高考語文頭名房正陽還是個橋牌發燒友,也是人大附中橋牌隊隊長。今年高考結束后,他在亞洲杯橋牌錦標賽20歲青年組中奪得亞軍。他一直很感激學校為自己所創設的學習橋牌的機會。在學習橋牌五年多的時間裡,他從中收獲許多人生感悟。在高三多次考試中,他都在作文中以橋牌為話題來談競技體育中的得與失。“因為有真實感受,寫文章時完全是我手寫我心。”
正如語文老師佟世祥所說,“凡是能開的花都在開放,凡是能唱的鳥都在歌唱。這就是我感受到的我心目中的人大附中。”據了解,人大附中社團活動豐富多彩,電影社、朗誦社、國學社、演講社、縱橫社、書法社等等,有幾十個學社,另外還開設了200多門選修課。
綜合素養突出,學生考試拿高分水到渠成
人大附中文科(1)班學生李一鳴今年高考語文拿到142分的高分。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她在高三前一直在參加理科的生物競賽。她基本上都是靠自學看競賽書,而且競賽成績很不錯。高二時,她所做的生物課題是人大附中和北大以及美國的托馬斯·杰佛遜高中合作的。這些經歷讓她提前接觸到高校在科研上的規范、方法和論文寫作的相關知識。
生物學習帶給李一鳴的最大收獲,是知識上的精進和思維方式的豐富。她深有感觸地說,文科生如能夠繼續學習一門理科學科,對其思維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此外,生物學習有其獨特的價值,它與其他學科有不少相通之處,會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不少來自人大附中的優秀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表現堪稱“文理通吃”,這不得不引發我們對當前文理分科利弊更多的思考。
同為文科生,高考全市排名第三的趙東方高二時參加SAT考試時,數理化竟然都拿到滿分。隨后她選修美國大學經管類的AP課程,還在校內選修大學教授開設的微觀經濟學選修課,當時學了統計學、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微積分等課程,並拿下不俗的成績。
在房正陽的媽媽眼中,語文考的是一種綜合素質,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隻要平日注重人文素養的積累,考試時能力自然會體現出來。“說今年高考語文要改革,我想房正陽肯定不會受什麼損失的。”她由衷地說,孩子平時積累比較豐富,在學校裡興趣也很廣泛。“隻有當學生具有健全人格時,才能在作文中體現出有高度和深度的立意,才能考出高分。”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