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近万名初中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5】

2015年11月04日14:09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张羽是西城区宣武外国语实验中学初一(1)班的学生,在《指尖的奥秘》课堂任务卡上的“创意”一栏,张羽画出了她的独特想法:一位妈妈通过指纹扫码识别系统顺利地找到了她走丢的女儿。张羽平时就很爱看福尔摩斯等系列的侦探小说,选这堂课也是兴趣使然。虽刚上初一,但张羽很有主见,“选课和上课都是我自己做主的,爸爸妈妈没有插手。”张羽对课程的评价是“能讲的都讲了,特别精彩”,平时对指纹没有特别了解的她经过这堂课后也知道怎么取指纹了,“指纹也是一门艺术,”张羽笑着对记者说道。

周永新是和选了同时间同地点的同学们一起坐车从人大附中赶到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来的。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她选的开放性实践课程是《逃离十万火急》,“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关于火灾的基本常识,还学到了灭火的必备器材、火灾现场如何正确逃生等,课堂上所教的制作简易防烟面具也锻炼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周永新觉得课程内容很“接地气”,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会用到。她对老师的评价是“丰富、全面、耐心、幽默”,对她来说,这次课程是一次“难得又不错”的体验。

在北京友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师大校区,今天全市近百位初一学生来到这里,体验丰富有趣的“创E学堂”。流光溢彩、星星点灯、清凉世界等电子电路类课程,让孩子们玩得乐不思蜀。

在沈小彬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正在研究老师展示的自制彩灯。“同学们,你们打开开关看看有什么现象?”“你再试试用手电筒照亮这盏灯,会发生什么?”按照老师的提示,五颜六色的彩灯伴随着音乐声不停地闪烁起来。“太神奇了!”“想知道怎么用简单电路控制彩灯吗?自己动手做一做,可能会收获天安门城楼节庆照明的效果呢!”老师一席话,把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激活。

在另一间教室里,成皓老师的《星星点灯》一课也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晚上放学回家,楼道里漆黑一片,这时候你大喊一声,楼道里的灯就亮了。”“老师,这是声控灯。”“没错。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声控灯只在晚上受声音控制。为什么?”成老师的问题让学生犯难。“这里用到了一个重要电子元器件——光敏电阻。”

随后,在成老师的演绎下,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声控灯电路。“老师,我接通电路,LED灯怎么不亮啊?”看了看学生连接的电路,成老师说:“好好回忆一下刚才老师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声控灯才开始工作?”“啊!天黑的情况下。”“那你怎么模拟天黑的环境?”“明白了!我用手捂住光敏电阻……”问题解决后,成老师再次发问:“为了方便,我们通常要让声控灯的照明持续一段时间。怎样设计一个延迟电路呢……”整堂课,成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大胆操作,一步步探究未知世界。

“仅仅一节课,就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这种感觉太棒了。” 一大早从昌平赶来的方思彤同学觉得,“在这里学习跟学校完全不一样,没有课堂上拘谨的气氛,活动也是开放的,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和老师、同学交流,说错了也没有心理负担,很轻松。”

“太有趣了!小夜灯、延时灯的制作居然这么简单,我们生活中的楼道灯、路灯都是这个原理,回家我一定要再试着做一做。”课后,密云七中的王嘉豪同学迫不及待地跟家人交流起来。

家长:“我和孩子都对这样的实验充满期待”

在北京科技大学活动现场,来自昌平区的学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本来想选3 D打印实验,“可是这个实验选的人太多了,我们都没有选上。”这次孩子在北科大完成自组显微镜实验后,下一个实验她们已选好了在北京五中分校设置的“‘锁’不住的秘密实验”。“我和孩子都对这样的科学实验充满了期待!”刘女士说。

而在丰台区社区学院现场,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大规模网上选课对于孩子来说还算新事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不带书本的课程”,不但能够在生活体验中学知识练能力,也为家长也能省去了部分报课外辅导班的费用。另一名家长也补充说:“我儿子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水平,也没有突出的爱好特长,通过这种开放性的科学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兴趣,培养特长。

在北京友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师大校区活动现场,陪孩子上课的金女士很赞赏这种授课模式。她觉得现在很多孩子存在理论知识学得多,动手能力弱,自信心不足,信仰不够的情况。“这样的学习跳出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设计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如果再增加一些文科类课程就更好了。”李晓圃同学的家长认为,初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科技类课程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美学、伦理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多维度的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孩子们全方位的发展。

在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活动现场,一早就跟随儿子来上课的程家豪妈妈一直坐在教室外等儿子下课,她希望今后能够多开展这种课程,最好每周一次,“这门课打开了孩子航模兴趣的大门,如果今后能有更进一步提高的课程就更好了。”与程家豪妈妈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家住昌平的杨女士,一早她就和丈夫带着儿子来上3D打印课了,“与其在家呆着,不如带着孩子来上课,他既学到知识了,我们俩也当出来玩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柏荷(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