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改革为群众 再难也不怕

北京教育综合改革纪实 就近入学比例达93.7%

2014年08月26日14:3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熊旭)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小学就近入学比例最新统计数据为93.7%,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最新统计数据为76.82%。这两个数据与北京向教育部承诺的201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比例要求已经大幅接近。

北京这样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能否实现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就在一年前,不少人对这个问题并不乐观。改革一年后得到的这两个沉甸甸的数据,让全社会感受到了改革的威力,而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方面,是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教育部门推进改革的勇气和诚意。

推进深综改 打出组合拳

今年,北京市将综合改革作为发力点,积极回应社会对教育资源的关切,大力加强市级统筹引导,一手抓扩大优质资源——做大“蛋糕”,一手抓资源均衡配置——分好“蛋糕”,着力破解择校难题,推进均衡发展。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用“北京新教育地图”这个形象的表述直观地标示出北京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

其中,以横向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一大主要举措,这包括:学区联盟、大校年级组制、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制;20所高校及多家社会力量机构对口支持140所普通小学体美特色发展;11个市区级教科研部门的数百名“副教授级”以上的优秀教科研人员以一线教师的身份走进17所普通初中校;23所高校牵手39所中小学,从英语、语文等学科建设方面全面给予支持,并以高校附小、附中的名义创办25所学校等,以此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实质上,就是在扩展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

在学段纵向衔接方面,北京鼓励各区县打通学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连贯布局,均衡配置生源。

一是推行九年一贯制,如东城区将原来的196中学和北官厅小学一起并入景山学校。海淀区将车道沟小学、理工附小并入理工大附中,将206中学与群英小学合并成为十一学校一分校,彩和坊小学并入八一中学。二是对口直升,如东城区新景小学、崇文小学、花市小学对口广渠门中学;光明小学、板厂小学对口龙潭中学,今年龙潭中学与广渠门中学一体化。西城区推出多所优质初中对口10多所普通小学,从2015年起西城区这些小学有30%毕业生直升对应初中,以后逐年递增10%,直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全部学生都对口直升相应优质初中。

李奕说,为了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今年北京首次采用义务教育入学服务系统,创造性的运用科技手段对区县各种入学方式进行监控,进一步严格就近入学相关规定。教育部门同时选取20所热点小学,31所热点初中,共51所热点学校进行重点监控,形成热力图,从相关数据图表看,就近入学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打通关键点 啃掉硬骨头

优质高中入学政策直接影响义务教育均衡。今年,北京市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优质高中部分中招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工作,直面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全市共有83所优质高中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招生计划7370人,其中面向优质高中所属初中计划2505人,面向其他初中(以下简称普通初中)4865人,分别占名额分配计划的34%和66%。

通过改革,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明显加大。参与名额分配录取的初中学校共525所,其中优质高中所属初中79所,普通初中446所。

同时,新政策对教育均衡布局导向性明显。从录取的初中校数看,名额分配录取的普通初中校数(445)远多于统招录取的普通初中校数(337所);从录取分数看,优质高中中有67所录取优质高中所属初中最低分高于录取普通初中最低分,部分优质高中录取两部分考生最低分差距较大,无论从校数还是分数看,生源结构多元化明显。

北京中招名额分配首先坚持以增量推进改革,充分考虑到成绩优异考生的切身利益,保证优质高中初中部学生和远郊区县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2014年北京全市参加”名额分配“的优质高中共83所,招生总规模24604人,初步测算“名额分配”招生计划7384人。值得肯定的是,今年北京中招“名额分配”的招生计划来自三个方面,除2013年“名额分配”招生计划3021人外,其余计划分别是2013年原用于择校生招生计划1426人,和由市教委根据各区情况新增部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以及各区县通过普通高中的内部结构调整计划2937人。

名额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更加强调了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导向性。李奕说,充分发挥中考中招政策向下学段的传导作用,缓解择校难题。这样标本兼治的举措,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减轻“小升初”择校压力,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无论是取消共建生、择校生,还是推进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意味着触动了一些固有的利益。李奕说,改革的进程教育了我们,政治勇气是推进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教育领域的改革刚开始有人不理解,有畏难情绪,但现在看来这一步必须突破,突破就能取得效果。而且,成效是需要固化的,需要不断巩固改革成果。然而,只要改革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

(责编:熊旭、林露)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