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这一文件对休学创业的尺度,其突破性,某种意义上不亚于当初“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有关休学创业的好处,该文件已多有提及,一般民众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当大家都在讲休学创业的好处时,我们也有责任探究一下可能的弊端并做出理性的提醒。
创业固然也是一种学习,也会有能力的提升,但这种学习和我们讲的上大学,在语境和内涵上有着很大不同。错过了这几年的大学时光,即便后来再捧起书本,延误的时光和学业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一旦创业失败重回校园,看到昔日同学已学业有成,而自己还与一帮学弟学妹坐在图书馆,心理关肯定没那么好过。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都把休学当成求学的逗号,最后基本成了句号。
创业从来不轻松,需要一定的积累。商场如战场,“古来征战几人回”,创业的艰辛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一个在校生,经历“十年寒窗苦”,刚从中学跨入大学,对于社会生活基本处于陌生状态。就创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讲而言,他们往往并不具备;就创业所需要的心智条件,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心理而言,其实也不见得完全具备。创业路哪里好走,乔布斯是休学创业的成功个案,可在沉默的海洋里,却有无数个气泡鼓起破灭。
人生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某一阶段出色,并不代表下一阶段出色,但这不是放弃阶段目标和任务的理由。既然身在某一特定阶段,就应该力求出色出彩。对于大学生来说,求学的机会其实很难得,一朝错过很可能一生错过。上世纪初,像蔡元培先生、梅贻琦先生等教育大家,其实都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坐在校园里,多读一些书,多做一些学问。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阶段的积累,会奠定此后一生的基础。
休学创业,应该允许,但别鼓励。如果一个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解决了项目和资金的问题,应该允许其休学创业。但在普遍意义上,不能胡吹乱讲,搅乱了求学的心。对于大学生来说,处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充电和提升。有必要对休学创业提一个醒,就现阶段而言,休学创业成为乔布斯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在校生的心智,很可能“一朝受挫十朝怕井绳”,反而影响未来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而且,抛出休学创业的方案来,有单纯缓解就业难的嫌疑。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社会出力发力,不能把这个责任简单抛给大学生。忽视大学生所处的人生特定阶段,忽视大学生创业的种种局限,一味鼓吹休学创业,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这么做,只会让人担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