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痕跡
5月19日,劉亞磊的手機與他一起墜落。
家屬拿到手機時,手機屏幕正中央顯示了一個英語單詞“inevitable(不可避免的)”,下面有一句例句,中文意思為“你將不得不向不可避免的事態低頭。”
這是一款背托福詞匯的鎖屏軟件,手指上滑標記已背誦即可解屏。
“他聽說英語好可以找到好工作,正在准備托福考試”,大姐劉亞飛說,弟弟上學時隻要聽說對找工作有幫助的試他就去考。雖然與專業無關,他還是考取了計算機二級証書和駕照,目前又在准備托福和二級建造工程師考試。
“女友在海澱工作,他在豐台工作,他說以后要努力賺錢在海澱和豐台交匯的地方買個房子。”劉亞飛回憶,弟弟在工作定下來后曾給她打過電話,說以后在北京安家,“孩子來上大學,你們就可以走親訪友啦!”
手機裡的信息顯示一切如常。
在他常用的QQ聊天軟件中,QQ簽名是:“滴水會有漣漪,人努不努力會有痕跡。”
如今,讓劉亞飛和所有親人想不通的是,既然他為未來做出了那麼多努力,為何不向前一步把它們都實現呢?
最后的論文
劉亞磊本科畢業於985院校,科研能力獲得導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他參與的研究項目有三項已申請了國家專利。
“我們做的項目,他一般交得最晚,但是比我們做得都好。”與劉亞磊同項目組的同學劉明說,劉亞磊基礎好,對自己的要求也高。
但是在畢業論文上,劉亞磊卻遇到了“坎”。
他向多位同學提過,論文中理論推導的數據與實際算出的數據相差很大。為了這個數據,他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天亮了才回去休息。
一周之前,他打電話給劉亞飛,情緒很差。稱自己的論文是全班最差的。
眼看答辯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個數據還是有問題。同學們都勸他,算不出來可以“處理下”,是那麼回事都能通過。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他就閉口不答。
5月18日晚上,第二天就是把論文交給評審老師的日子,劉明勸他不要再糾結一個數據了,他沒說話,仍然一直在算。
根據劉亞磊的電腦記錄,19日早上6點,他把論文轉換為PDF格式保存,意味著論文已經完成了。
當天中午,劉亞磊被發現從校內一棟樓的11樓墜樓身亡,至今原因成謎。警方認定為高空墜落身亡,排除他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