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隻求不挂科?浙大老師布置花式燒腦期末作業【2】

2015年12月24日09:10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隻求不挂科?浙大老師布置花式燒腦期末作業

  336卷《明史》重新理一遍

  死了不知多少腦細胞

  浙師大大三學生陸佩恩今年選修了古代文學課,也不需要期末考試。老師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任務,請全班同學一起,把336卷的紀傳體《明史》,整理成按年份紀事的編年體《明史》,納入期末考評。

  一聽到任務,同學們都叫苦不迭。《明史》卷帙浩繁,清朝那些大學士編了60年才完成,要整理出每年發生的事,那得是多大的工程?

  大家分工合作。陸佩恩分到的是崇禎皇帝在位后期的9年,9年內的事全部分散在366卷古書裡面,利用電腦檢索加人工翻閱,她花了一個月才大致把這9年發生的大事小事羅列出來。

  光是崇禎九年這一年內,就整理出了59個條目、5600多字,經常看得頭昏眼花,死了不知多少腦細胞。

  郁悶的是,同學們花了一個多月完成的工作,還被嚴厲的老師打回來重做。

  “有的同學沒有明白文意,整理起來就顯得雜亂無章。”任課的邱江寧老師說,這樣的工作確實枯燥艱深,但是必須經過這樣的磨礪,才能在學術研究上摸到門道。除了羅列史料,她還鼓勵學生在條目下添加必要的按語,進行自己的思考。

  經過“回爐重造”的作業在內容和條目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些同學還主動從人物傳紀中找出考中進士的時間,一一列出姓名、籍貫、考試場次、排名,儼然成了一部民間版《明清進士錄》。

  用小篆抄寫540個部首

  簡直和火星文沒什麼兩樣

  浙師大人文學院古代漢語課的期末作業,是抄寫《說文解字》中540個部首。聽上去是不是太很簡單了?那你就錯了,因為學生們抄寫時必須用小篆,還要標上注音。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使用的文字,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的筆畫線條,對現在的人來說,簡直與火星文沒什麼兩樣。

  “別看才這麼幾百個字,我可是花了一個多星期才完成這項‘大工程’啊。”上這門課的孫佳夸張地說。讓她困惑的是,小篆在字形的演變和發展中,並非和簡化字一一對應。“比如一個‘魚’字對應好幾個小篆字形,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格外仔細,一不小心就抄錯。”

  “解釋古書上的疑難字詞離不開《說文解字》。”任課老師景盛軒介紹,布置這個作業,是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每個偏旁在漢字的音和義中起什麼作用。

  雖然作業有些費勁,同學們還是漲了不少知識,頗有收獲。

  “我以前從來不知道絞絲旁、走字底這些部首竟然有讀音。”孫佳說,當知道某個部首的意義之后,它下屬的字是什麼意思也就清楚了。(通訊員 朱慧 周彬彬 譚正廷 梁魯菲 記者 朱浙萍 文/攝)

上一頁
(責編: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