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中學是豐台區一所優質公辦完全中學,現有45個教學班,近1700名在校生,241位教職工。“麗澤”源自《易經》,孔子在注解《易經》的“兌”卦時說:“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麗澤”借兩澤相連、相互潤澤之意,比喻君子通過相互講習達到道德日進、學問日長的目的。因此針對發展實際,學校將“麗澤文化”定位於“效法自然,君朋講習,人人得到更好的發展”。多年來,學校堅持用麗澤文化引領教師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等多方面的改革,努力探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師生持續發展之路。
一、君朋講習成就文化造詣深、專業技能精的師資隊伍
為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認同學校辦學理念的文化造詣深、專業技能精的教師隊伍,在麗澤文化的統領下,學校嘗試依托君朋講習創新校本教研,通過交流、溝通、合作提升師德及專業水平。
首先,開展教師與專家學者間的君朋講習引領專業提升。多年來,學校尤其重視干部、教師與教育專家、首師大教授、特級教師的交流、溝通,邀請他們入校指導。
其次,開展教師間、學科間的君朋講習引領教研創新。學校打破教研組、年級組界限,成立“君朋講習團”,採用“分享成果、直面問題——外出考察、深度會談——反思總結、實踐研討”的方式開展專題研究,通過與伙伴的君朋講習,讓教師辦法更多、干得更好。
通過君朋講習教研的實踐,學校逐漸形成了相互信任、切磋交流、彼此受益、共同進步的教研文化,教師專業素質得到不斷提升,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逐漸形成。近五年來,教師有333篇論文在報刊雜志發表,351篇論文獲區級以上獎勵。涌現出一大批市級先進工作者、師德標兵、紫禁杯班主任以及教育創新標兵等優秀教師代表,特別是對比2000年,2014年市區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人數由2人增加到50人,區級兼職教研員及中心組成員由14人增加到33人。數學、體育、化學、英語等教研組都先后獲得北京市青年文明號、北京市教育先鋒先進集體、豐台區優秀教研組、豐台區科技創新集體等稱號。
二、改革創新促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1.探索自主管理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制約功能、激勵功能。學校以建設班級文化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主體作用,逐步形成了以“五自主”為核心的班級管理新模式。主要為:第一:自主選擇精神文化﹔第二:自主管理班集體﹔第三:自主召開主題班會﹔第四:自主評價激勵﹔第五:自主布置教室環境。
經過幾年的實踐積累,自主主題班會逐步形成了系列,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鍛煉、發展自我的平台,學生真正參與班級建設,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五自主的管理模式使學生自主策劃、組織、實施管理班級的日常工作,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既為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華、服務班級的平台,又營造了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具有麗澤文化特色的班級文化氛圍。
2.探索互助合作的高效課堂
學校在“效法自然、君朋講習、師生發展”的麗澤傳統文化的引領下,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初步構建起“兩端一組六步”的課堂文化特色。
在實施的五年中,歷經多個研究階段,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充實的各種扎實有效的實踐研究活動。推進過程中相應的實踐研究培訓會、研討會、階段總結會以及教學改革評價月等累計近30次,兩端式實驗對比課、錄象課、開放課以及推薦課、展示課等專項課堂實踐研究課累積達2418節,說課比賽86人次。
研究的深入開展促使老師們不斷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學,一批深入把握了兩端式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帶頭人脫穎而出﹔眾多新穎的教學設計、鮮活的教學案例伴隨而來﹔百余篇老師們撰寫的兩端式教學論文、案例、教研組研究報告以及經驗總結等收錄在《兩端式教學論文—案例集》中出版發行。兩端式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麗澤教師正在逐步養成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評價的習慣。
以獨特的君朋小組為基礎的“兩端式”課堂教學模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變化,由被動逐漸變為主動,課堂更加高效。課堂教學的不斷增效帶來了教學質量的逐漸提升,學校中高考成績持續呈現進步態勢。連續多年,學校中考成績穩居全區同類校前三名,近幾年學校將優秀生群體的培養作為重點研究項目,制定了詳盡的提升方案,中考的優秀率不斷取得突破,最好成績曾在全區43所學校中名列第5名。
自2003年到今年,高考成績本科上線率整體保持了攀升態勢,體現了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強勁持續力。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2015年高考成績文科本科上線率為100%,學校本科總上線率為98.1%,理科有近半數的考生超過一本線。600分以上學生有17人,其中初高中六年均在本校學習的王嘉偉同學考出了653分的好成績(該生中考成績僅506分)。2015年高考成績的取得,鞭策著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向著新的目標邁進!
三、多元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學校嚴格執行市、區兩級課程計劃,在保証開齊三級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始終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將課程開發與建設作為改革的著力點。
1.挖掘校內外資源,豐富實踐活動課程
目前,學校通過挖掘整合學校和社會資源初步形成了四類活動課程。第一,以年級為單位開展的跳繩、籃球、呼啦圈等校本體育特色活動﹔第二,以體育、藝術、科技為發展方向,學生自願參與的學生社團﹔第三,以科技精神、創新意識為培養方向,著力普及科技、藝術知識的學校大講堂和班級小講堂﹔第四,以體育、科技、藝術等愛好和興趣為培養方向,學生自主選課的校本選修課程。每學年經過招募和自主選課,都要開設近20門校本選修課程,成立近 30個學生社團,參與的學生近900人次。
為了能給學生搭建更多實踐體驗的平台,學校積極引領各學科開闊思路,挖掘優勢和資源,開展學科內、學科間多主題、多層次的實踐課程研究。利用社會大課堂、博物館、科技館等資源單位,每學期都設計1-2次全校的社會實踐活動。
2.挖掘文化資源,開發傳統文化特色課程
學校依托“國學六館”陸續舉辦校園書畫節、開展國學系列講座、舉辦茶藝表演欣賞以及以“生活中的論語”為主題的學生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先后開設了“《論語》拾得”、古詩文吟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俗中賞歷史等系列選修課。各年級配備相應的經典誦讀讀本,每天開展10分鐘國學誦讀,由經過培訓的學生進行評價,將每日打分及時張榜公示,優秀班級頒發流動紅旗進行表彰。為班級配備《中華經典誦讀—指讀版系列》和本校必讀書目圖書,並從圖書館和閱覽室挑選部分經典名著,組織開展閱讀課程研究。語文備課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閱讀課程的閱讀計劃,設計閱讀任務單,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並定期組織讀書筆記、名句摘抄書法展覽,讀后感交流等活動,以及組織以閱讀為主的學科競賽,以此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3.挖掘德育資源,創新育人活動課程
學校通過書香校園、升旗儀式、入團成人儀式、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日專題活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突顯特色的豐富課程不但滿足了學生多元化得個性發展的需求,更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展示個性特長和培養興趣愛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孩子們也收獲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在北京市、豐台區體育、藝術、科技等各類比賽中,每年學校都有近百人次的學生獲獎,校合唱隊多次榮獲市、區學生藝術節比賽一、二等獎,以跆拳道為龍頭的體育項目更是多次在全國取得優異成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連續兩屆獲北京市高中生技術設計創意大賽“服裝再造設計”項目一等獎,“智能機器人”多次征戰北京市機器人大賽並獲獎,“未來工程師”、“頭腦奧林匹克”等獲得優異成績,代表中國學生參加國際比賽並獲得好成績。
弘揚麗澤文化,傳承麗澤精神,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中高考成績連年攀升,先后向北大、清華、人大等名校輸送了大量畢業生,學校已發展為豐台區義務教育優質校、普通高中示范校、北京市初中建設工程先進校,是區域內有影響的優質中學,社會聲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