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郝孟佳)《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五周年,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貴州省瓮安縣。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以食堂供應午餐為主要特征的貴州特色營養改善計劃,惠及1.3萬余所農村學校400萬中小學生。瓮安縣共有45962名學生享受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農村營養計劃已全覆蓋,實現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
瓮安縣永和小學地處大山深處,共有36位老師,447名學生。記者到達時,這裡剛剛下完一場雨,整個學校籠罩在大霧之中。此時正是課間操時間,孩子們在操場上玩起了空竹。
學生們在操場上抖空竹(樊世剛/攝)
之后,學生們又在操場上做起感恩操。“孩子們都應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國家。”永和小學校長陳紹武說,現在國家的政策非常好,孩子們每天的免費午餐都有兩菜一湯。教育局每學期還組織營養培訓,老師經過培訓,再和食堂工人一起制定食譜,盡量做到葷素搭配,既要讓學生吃得飽,又要讓學生吃得好。
從2014年12月底開始,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伙食補助執行新標准,每生每日補貼由過去的3元提高到4元,達到了每生每年800元。
“我喜歡在學校吃飯,最喜歡吃西紅柿炒辣椒。”四年級的楊維一臉羞澀地告訴記者,學校的飯菜很好吃,廚房的阿姨洗菜很干淨,食堂衛生也好,每天吃的都不一樣,肉菜也多。
由於家住的比較遠,六年級1班的劉洲豪中午不方便回家吃飯,沒有營養午餐的時候,隻能在學校門口的小攤上買糯米飯吃,家裡給的錢少,他經常吃不飽。“自從學校開設了營養午餐,我天天都能吃飽了,而且學校的飯菜比媽媽做的還好吃。”劉洲豪高興地說。
學生們在食堂吃免費營養午餐 (郝孟佳/攝)
陳紹武說,學校每天都有兩位老師在食堂陪學生就餐,和學生吃一樣的飯,一方面檢驗工人做的飯菜好不好吃,一方面也體現了師生平等。校長說,學生的午餐是免費的,但是每位老師每月要上交200元的生活費。學校招聘的食堂工人要經過筆試和面試,考察烹飪技術,每月工資約1800元。
陳紹武介紹,學校每周採購3次食材,通過縣裡的採購平台下單,配送到學校后,食堂工人先要查驗、過稱,之后才能入庫。採購款是由縣財政撥款,學校和採購公司核算核對,由縣教育局的核算中心統一支付,學校是見帳、見物、不見錢。
近三年,永和小學的學生人數增加近50人。“以前村民外出打工就把孩子帶出去讀書了,現在很多家長都說,學校有了免費營養餐,孩子讀書不僅不用交學費,吃飯也免費了,僅這兩項一年就能省下近2萬元,所以都願意送孩子回來讀書。”陳紹武說,“學校現在有33個寄宿生,這些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學校吃,享受國家每月100元的寄宿生活補助,住宿和吃飯都不用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