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留學變無奈逃離?男孩一百萬留學,遣返回國宅在家【2】

2015年11月05日08:5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留學變無奈逃離?男孩一百萬留學,遣返回國宅在家

  一年花銷50萬

  出國之后成“闊少”

  相較於小白的遭遇,周女士認為自己是在兒子留學的路上主動剎車。

  說起當初為什麼把兒子送出國,周女士表示,主要是兒子比較貪玩,在家捧著手機玩游戲,出門就和朋友泡吧K歌。

  后來聽朋友的意見,她產生了送兒子出國的想法。“當時給他選的是一所加拿大中學,給他找了戶當地人家寄宿。我和他爸親自送他去的,覺得還不錯,就定下來了。”

  他們最初了解到的是,留學一年開銷在20萬元左右,可是自己兒子一年花了近50萬元。她苦笑道,后來從他同學那裡才知道,兒子在當地是有名的闊少,經常請大家吃喝,基本上每次開party都是他買單,“三年交了十多個女朋友,其中兩個還被他帶去歐洲旅游。”

  兒子中學畢業后,周女士夫婦決定把兒子帶回國,並把他送進當地一所普通學校,“他以前學的是油畫,后來慢慢喜歡上攝影。”看著兒子天天鉚足勁兒地研究器材、外出拍照、認真修圖,周女士覺得很欣喜,“不管怎麼樣,他終於有了一件認真想做的事。”

  為何要留學?

  無奈逃離還是因為愛情?

  近年來,留學早已進入很多家庭的預備項目,很多留學生出去留學的理由都各不相同。

  留學生可可選擇出國是一次“無奈的逃離”。“我本來是准備在國內上大學的,可是覺得高考競爭好激烈,擔心考不好,所以就開始准備出國了。”已經上高二的她,自嘲是隻“晚熟的烤鴨”。“我有個表姐出國之后,每天在朋友圈晒旅游照片,而且和我聊了很多那邊的事,我聽了之后特別向往。”

  至於留學費用,家境較好的可可認為錢不是問題,“我從來不考慮值不值,畢竟每個人的衡量標准不一樣。對於我來說,能力上的培養和見識的提升並不是用金錢可以簡單衡量的。而且爸媽很支持我。”

  楊崢和曉雨是打算一起去美國留學的情侶檔,楊崢考了三次托福,五次GRE,除了另外報VIP小班,女友也會時不時地輔導,“那個班每周末上課,前后一共三個月,花了近兩萬元。”除了一年30萬~40萬元的學費,楊崢認為留學的時間成本更高,畢業就業和花幾年時間留學,究竟何者更劃算,他一直在心裡盤算,“出國是一定的,但我會考慮先工作兩年后再出國,還是先出國再工作。”

  留學“精力賬”

  門檻日漸提高

  記者了解到,從2007年開始,我國留學人數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加,去年達到46萬人。隨著中國留學生群體的日益龐大,主流留學國家英國和美國都在收緊留學政策,不管是語言能力、簽証還是生活成本方面的投入相比過去都有所提高。

  某教育機構的留學政策分析師何楚剛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英國留學方面的政策出現大幅調整,整體難度都在增加,如從今年11月12日開始,持有Tier4簽証的學生在英國就讀學士學位時,學習語言和預科等課程的時間從原來的3年變成2年,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時間壓力就大了很多。“實際上,這一項政策就是限制學習能力低的留學生在英國滯留的時間。”

  除了對學習能力的要求提高,對經濟能力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原來有利於赴英留學生的經費政策被取消,也是從11月12日開始,原本隻要預存2個月生活費的留學生現在被要求必須提供9個月生活費的資金証明,其中還不包括學費,僅僅是生活費方面,在倫敦地區為11385英鎊,其他地區9135英鎊。

  而為了打擊海外留學生假留學真偷渡的問題,英國方面還要求一些特殊學院的留學生必須每年回國續簽簽証,“主要是有些資質差的英國學校為了1000英鎊的押金就會給國內留學生開錄取証明,而很多拿著這種証明申請留學簽証的人根本不打算留學,有時候甚至出現群體失蹤事件,導致英國方面出台了這麼嚴厲的簽証政策。”何楚剛說。

  留學“經濟賬”

  回報遠不如預期

  上海一家語言機構負責人張女士曾經為客戶算過一筆賬,如果是高中畢業再出去留學,赴美留學的費用大概在200萬元左右,如果高中階段就要去美國就讀,最起碼還要多准備100萬~150萬元,而且對孩子的要求也會比較高。“美國學習風氣比較自由,有的孩子在外面讀了4年語言預科都沒法通過考試,這樣算來花錢就如流水了。”

  “如果僅僅是算收入回報,確實感覺留學未必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我們家庭在留學方面支出大抵超過200多萬元,目前孩子在國內大型企業,月薪大概8000元左右,算經濟賬可能並不劃算,但我覺得裡面還有一個機會回報,留學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性和機會,也許你會認為是我們一廂情願,但是就一個孩子,隻要是能負擔得起,我們還是會選擇留學的。”一名家長坦言。

  何楚剛表示,根據他們測算,一般來說,培養一個留學生費用是百萬元起步,根據不同的情況、國家、專業,費用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孩子學習能力不夠,有時候花了四五百萬元也未必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

  小庄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學讀商科研究生,他是畢業后工作兩年才決定留學的。他坦言,畢業前在上海一家金融機構,年薪達到30多萬元。原本想通過在港留學畢業留港工作,但是到了之后才發現,香港金融企業就業環境並不理想,初入職者的回報甚至不如他當初的收入。“今年我的一些同事又升遷了,我卻在這裡讀書,有點干著急。現在有點后悔選擇放棄事業來留學。留學則變得好像雞肋一樣,沒什麼意思了。”

  鏈接

  ●2014年中國在外深造的留學生有108.9萬名,留學“赤字”略有收窄,為71.78萬人。

  ●2011屆國外讀研畢業生三年后的月平均收入比同屆國內讀研畢業生高1854元,但是本科留學畢業生在就業方面並無明顯優勢。

  ●中國海歸回國后第一份工作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萬元,67.2%起薪不足6萬元。

  ●調查稱,美國金融專業的中國碩士留學生,歸國后平均第一次就業率隻有60%,起薪在3000∼4000元。(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胡亞平 實習生蔡敏)

上一頁
(責編:郝孟佳、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