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考研冰火兩重天 保研生高比例"霸佔"名校熱門專業【3】

2015年10月15日08:26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考研冰火兩重天 保研生高比例"霸佔"名校熱門專業

  保研“受寵”背后

  保研生表現更優秀怪不得教授們“偏心”

  什麼樣的學生才有資格成為保研生?記者了解到高校校內推免生一般對學習成績排名、英語四六級成績等有明確要求,有的高校還對獲得榮譽稱號、參加全國性競賽取得一定成績或發表論文者優先推薦。

  南京師范大學一名文科生告訴記者,三年綜合排名在全年級靠前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保研考試”,通過考試才能拿到推薦免試就讀研究生的名額。“應該說選拔出來的是綜合素質在年級很優秀的學生。”

  如此優秀的“保研生”哪位老師不喜歡呢?採訪中,多位教授表示,對保研生更“偏愛”。

  “保研學生是經過層層選拔進來的,研究能力明顯高於統考學生,作為老師更喜歡招到優秀的學生。”有教授向揚子晚報記者透露,為了整體推免比例不超過50%,各專業間採用了協調的方式,“今年這個專業多招一點推免生,明年換另一個專業。”

  部分統考生高分低能

  教授們“心有余悸”

  採訪中,有高校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究生招生面臨著尷尬處境。一方面,教育部門嚴格控制了“推免生”的比例,把一半以上的機會分給了統考學生。另一方面,有部分學校、部分考生為了考研而考研,從大一開始准備,大二復習,大三鞏固,大四沖刺,整個本科期間都為那場考試做准備。除了准備考試,大學期間沒有參加過實踐活動,沒有寫過論文。高分考入學校后,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后,出現了明顯的“瘸腿”現象。

  一位博士生導師坦言,曾招過一些學生,初試、復試成績都不錯,但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后,發現他們動手實驗能力很差,了解下來發現,本科階段這些學生幾乎沒進過實驗室。

  一位歷史學教授表示,過去幾年招收了幾名外國語專業的畢業生,“當時考分很高,英語佔優勢。進入學校后研究水平比歷史專業的學生弱一些。”

  改變,從何著手?

  專家建議研究生統考

  應該給專業能力考察加碼

  記者了解到,研究生考試初試階段,主要拼的課程有三部分,英語、政治和專業課。英語、政治單科劃線,其“江湖地位”更高。“這兩門課程主要靠識記,隻要肯花時間,得到好成績的機會很大。”文科的專業課學習也是以識記為主,機械訓練照樣能考的好。而復試階段,英語考試依然是筆試的重點。有專家建議,研究生考試應增加專業能力的考察,從初試階段起,提高專業課的地位。高校復試階段增加對於學生專業能力的考察。“選拔出真正符合要求的學生,形成良性循環,讓高校心甘情願願意拿出更多名額放入統考計劃。”

  也有專家介紹說,從國外高校情況看,研究生申請不分“推免”與“統考”,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國外高校有一套成熟科學的選拔方式,把適合科研的學生挑選出來。”(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甜子 蔡蘊琦)

上一頁
(責編: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