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林
“都是小時候貪玩,才發展了這麼多興趣!”在採訪學霸張墨林時,他不無幽默地表示。是的,今年以總分726的高考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的他,還曾獲省物理競賽一等獎,薩克斯八級、籃球、足球、游泳樣樣精通……他不僅是一名超級學霸,還是一名通才,啥都“玩”得有模有樣。
成長路上,他享受專注
“上課專注聽講特別重要,要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自己一定要多想、多問。”談及學習經驗,張墨林給出了“專注”兩個字。看似簡單的回答,實則暗含了許多努力和堅持。張墨林告訴記者,他上課前並沒有預習的習慣,因為預習之后上課聽講容易走神。“上課隻要能跟上老師講的節奏就行。”張墨林認為。
“我有這樣的習慣,老師每講一個知識點,自己就會想很多,必須要理解透才罷休。”張墨林告訴記者,遇到難題,他就問老師,實在不行就自己上網查。他認為,不管學習還是做事,專注都是很重要,時間長了會覺得很享受。
在學習上,無論是上課聽講、做作業,還是上自習,張墨林幾乎從不走神,甚至有人從旁邊走過他都毫無察覺。能養成如此專注的學習習慣,張墨林說要歸功於他的父母。“我小時候很貪玩,小學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我爸媽對我的成績沒有要求,他們就跟我說,不管做什麼你要專注。”張墨林說,小時候,隻有認真做完作業后,父母才會同意他出去玩。當時沒覺得有什麼,時間長了,“專注”的習慣就自然而然養成了。
學習有張有弛,興趣一點沒丟
除了學習專注,張墨林對待自己感興趣的事兒更是“關注”,初中時想看電影,他一股腦把奧斯卡經典電影全部看了個遍。
雖然學習出類拔萃,父母對他卻沒有過多要求。“我爸媽不怎麼管我學習,他們更注重我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了好的習慣,學習成績都不是問題。”張墨林告訴記者,從小到大,他就熱愛各種體育運動,父母特別開明,對他的興趣愛好也總是給予全力以赴的支持。
“我從初中開始就特別喜歡物理,高一高二每年寒暑假都在培訓物理競賽,學習耽誤了好幾個月,但爸媽很支持我。”張墨林說,那時每周日下午他都會出去活動活動,打打球、游游泳,或在家吹吹薩克斯。他認為,這種張弛有度的生活,既不會讓學習太枯燥,同時也鍛煉了身體、放鬆了心情。
當然,學霸也愛看閑書,抒情散文是張墨林最愛。他說,讀到優美的文章,不僅是一種享受,對自己的作文也有幫助。“我會把裡面的句子用到作文寫作中,雖然比較功利性,但提分也比較快。”張墨林說,高中學習壓力很大,需要適時進行調劑,所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很好地緩解壓力,對學習反而有提升的作用。
高分秘笈:學透知識點,培養應試能力
“高一高二對於考試我沒有想太多,就是想把知識點理解透,有時候老師覺得沒必要深究,但我還是想搞明白。”對張墨林而言,他已經脫離了單純學習知識應付考試的階段,而是發自內心地想學會所有知識點,這種專注的精神對高三的復習很有裨益。
為了更好地領悟到新知識,除了課堂上認真思考、課后及時回顧。與高一、高二偏重知識點不同,上了高三之后,張墨林也開始重視應試能力的培養,並深入分析歷年的高考試卷,總結經驗。“上高三之后,想得更多的是怎麼考試,怎麼拿高分。”張墨林告訴記者,通過研究歷年高考山東卷,他總結出了出題規律。
“就拿理綜來說,山東的物理考題計算量明顯比較大,題目比較簡單,考察的知識點比較固定,而化學和生物也是考察常見的知識點。”張墨林認為。“專注”於研究歷年高考試卷,也讓張墨林對試題方向有了更深入地把握,無意中為取得高分,增加了“砝碼”。
“高中學的知識比較寬泛,大學開始才開始接觸專業,我希望以后能成為專業頂尖人才。”張墨林告訴記者,他覺得考上清華只是起點,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同時,他希望自己的學習經驗能對學弟、學妹有所啟發,能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來源:威海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