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蘭一中文科生韓洪興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了658分的優異成績,成為吉林地區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錄取。
高分生經驗:勤字當頭 堅持預習
韓洪興是一名重讀生,重讀的決定也是她自己做的。她說她要為這個決定負責,於是要求自己每天多做10分鐘的題目。復讀的一年裡,韓洪興懂得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要天天想著考入名校,而是先把每天的作業做好,把每次的考試考好。付出了,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的。
作為一名文科生,韓洪興說她沒有很特別的學習經驗可以傳授,但有一個方法很有效,那就是堅持預習。幾乎每學期的課本,她都會利用開學前的假期全部預習一遍。課本是最基礎的知識,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延伸和拓展知識其實都源於課本教材,所以打牢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前提。
課前做好了預習,上課時隻要專心聽講,就能將老師教授的知識全部領會,加上課后的作業中再思考一些拓展題目鍛煉思維,這樣對每門學科的把握力就很強了。
在韓洪興看來,歷史多看書、地理多看圖、政治多看電視。分科來說,地理理解最重要,歷史則是記憶,政治更重要的是提綱挈領的學習。歷史總共有5本書,背書顯然不現實,通過經常看書去熟悉知識點既省時又省力。在看書的過程中,一些注釋和書上的小字部分或選學內容都不能忽視,這些也在高考的范疇之內。另外,單純從課本上學習顯得有些枯燥,應適當涉獵課外書,在培養興趣的同時還能提高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力。、
父母不苛求成績 注重興趣培養
韓洪興的父親是舒蘭一中的歷史老師。復讀這一年,父親就是自己的歷史老師。然而,韓洪興說,父母對自己的培養是“放養”式的:“他們並沒有苛求我的分數,而是培養我的興趣。”韓洪興說,父親作為歷史老師,給自己“吃得”最多的“小灶”就是多買了一些與歷史相關的書籍,讓自己看。慢慢地,她對歷史產生了興趣,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歡學了。
班主任:天道酬勤
班主任侯亞玲同時擔任數學老師,她說,韓洪興平時聽課狀態特別好,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配合老師,完成作業后還大量做題,周測、限時訓練都非常認真地對待,遇到不會做的題絕不會留到第二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侯亞玲說,韓洪興在學習上一點兒都不自私,課下常常與同學研究題,同學有不會做的題也願意找她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