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2015廣東高考語文點評:四平八穩接軌全國卷 七大不同必須知

2015年06月08日10:1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15廣東高考語文點評:四平八穩接軌全國卷 七大不同必須知

人民網廣州6月7日電(楊杰利)6月7日中午,隨著高考第一場考試的結束,語文作為第一科再次走進大家的視野。作為自主命題的最后一年,廣東今年的高考語文有何特色,廣東考生如何從今年的試題中尋找與全國卷的差異應對明年高考?帶著這些問題,本網專訪了卓越教育語文團隊專家。

命題形式四平八穩 能力要求與去年相“近”

縱觀今年廣東高考語文命題,與往年相比,其難度相對持平,讓人倍感踏實。題目選材貼近生活,打車軟件禁煙手勢語進入試題,倍感親切。2015年廣東高考語文卷試題共六大題,24小題,其中選擇題32分,非選擇題118分,滿分150分。試題的版塊結構、題型設計、考點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與去年廣東卷完全一致。與往年命題手法發生部分變化不同,作為自主命題最后一年,命題形式沒有新穎之處。

作文與去年遼寧卷接近,與全國卷“接軌”

今年廣東考卷作文題“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近又遠”。卓越教育高考研究專家梁曉珺副校長分析,科技手段讓自然直接呈現在多媒體的虛擬景觀中,結果固然直接,但卻令人失去體驗過程、直接感知自然的樂趣。事實上,發現的奇妙在於探索、參與、體驗,科技似是拉近人與自然,然而也讓人對自然美的感悟變遠﹔科技是否能替代人心?這跟去年年遼寧卷的“科技改變生活?”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形式方面,今年高考作文延續了近年來新材料作文的趨勢,選擇材料任一角度都可以成文,考生有話可講。內容方面,與去年廣東卷“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對科技與人文的探討相似,生活氣息濃烈。在卓越的終極點題講座和卓越的課堂上,蕭藝欣老師都有針對此關系進行過深入的講解。

卓越教育考試研究專家梁錦文指出,作為自主命題的最后一年,廣東卷增加了一點全國卷的味道。今年,全國卷的適用省份由15省增至18省,明年還將進一步提升至25省,意味著全國卷需要肩負更大程度的“公平性”,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的考生都能表達出自我觀點。故此,我們仔細對比2014和2015的廣東作文題,科技的成分大大降低,而更加側重人性以及對自然的感知,這與全國卷“審美”旨趣更為貼近。即多關注生活的美、人性的美,這是是自主命題向全國統一命題的過渡信號。

梁曉珺根據去年廣東高考評分細則指出幾個學生可以選擇的角度,包括(1)親近自然感知美的角度(2)也可以選擇科技讓自然的感知更加精確豐富的角度(3)或者自然感知的今昔途徑的對比,科技影響人感知自然、卻不能讓人獲得深層審美的角度。

角度沒有優劣之分,如果想寫出篇好文章,關鍵是可以從材料中看出科技和人文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的歷史變遷,並最終能回到人文價值的深層次探討。

下一頁
(責編:張晴(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