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6月8日電(楊海全)2015年高考數學新課標Ⅱ卷的命題,試題圍繞教材,緊扣考綱,穩中求變,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考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今年數學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命題結構穩定,注重對主干知識的考查
從試題總體來看,知識覆蓋全面,重點突出,“三角函數”、“數列與不等式”、“立體幾何”、“概率統計”、“解析幾何”、“函數與導數”六大板塊依舊是考察重點,體現了“重點知識重點考查”的原則。試卷中沒有出現“偏”、“難”、“怪”題型,如文理科第12題“構造函數”的思想,文理科第20題所涉及到的“點差法”和“方程思想”,文理科第21題以指對函數為載體,考查“分類討論思想”和最值問題,都是我們在教學中重點強調,在考前反復訓練的內容。
2、穩中有變,力求創新
今年高考數學試題保持了以往高考試卷的結構特點,但同時穩中求變。試卷中有一些創新型試題,如文理科數學中的第19題打破常規,以“截面問題”為載體考查了“空間平行”,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思維品質和數學素養,具有一定的選拔性,有利於高校對人才的選拔。此外,與去年相比,今年高考在增加計算量和閱讀量的同時,降低了壓軸題的難度,但因計算量加大,也會影響考生解答壓軸題的時間。
3、注重對知識形成過程的考察
例如理科試題第20題的第Ⅰ問(文科試題第20題的第Ⅱ問),考查的是一個常見結論的推導和証明﹔再如文理23題考查的是極坐標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不是對極坐標公式的機械記憶,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4、文理科試題差別較大
文理科試題除了第3題,第8題,第9題,第10題和選修題以外,其余試題均不一樣或不完全一樣,文理科命題差別較大,理科選擇題命題新穎,考查了考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解析幾何運算量增大,但壓軸題考點常規,考生更容易解決問題。文科難度平穩,注重對考試的基礎知識的考查,學生容易得分。
5、題目中設置陷阱,需要考生認真審題
如文理第3題中要求選不正確的選項,第6題中要求幾何體截去部分與剩余部分體積之比,理科第12題中f’(x)是奇函數f(x)的導函數,不要理解為f’(x)是奇函數,需要考生仔細閱讀,認真審題。
6、命題體現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如文理科第3題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為背景設置,題目有環保色彩﹔再如文理科第8題涉及到“更相減損術”,雖難度不大,但潤物無聲地滲透了數學文化,構思巧妙。(數學試卷解讀由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教師孫宇、趙鵬共同完成。)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