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放假,3月上旬開學,2015年,“遲到”的春節帶來了不少高校的“史上最長寒假”。如何讓寒假過的有意義呢?浙江傳媒學院14級圖片攝影專業的馬理朝同學的答案是——去騎行。今年寒假,他一個人前往海南,開始了他的環島騎行之旅。
環海南半島,走東線,就近選擇國道、省道和高速村道,從海口,途經文昌、博鰲、興隆,到達三亞,全程460公裡,為期4天,就是馬理朝一個人的騎行計劃。在白天,他穿著短袖,頂著烈日,飛馳在碧海藍天或熱帶叢林之間,夜裡,他就找附近的青年旅社過夜。
雖然准備充分,但馬理朝沒想到的是,騎行遇到最大的困難竟然是自行車爆胎。由於國道上常常有大貨車洒下的石子或碎渣,馬理朝的車胎在第一個白天就爆了4次,真有些“出師不利”。但是,“一路上都有熱心人”,馬理朝說:“一見我自行車爆胎,周圍的人都會停下來提供幫助。”在快騎行到興隆的時候,馬理朝的自行車胎又扎破了。這一次,一支由騎行愛好者組成的車隊停了下來,一直等到馬理朝的自行車修好才離開。他們找到塑料袋,接上自己帶的飲水,找到了車胎的破洞。在修補好后,他們又拿出了便攜式打氣筒打滿了氣。“一群人在烈日下為我忙活了好一會,真是不好意思,”馬理朝說:“這讓我感受到了騎行愛好者之間志同道合、互幫互助的感情。我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盡力幫助自己在騎行路上遇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為了減少爆胎對騎行的影響,馬理朝一邊練就了“10分鐘高速補胎充氣”的本領,一邊轉向了村道。村道大多在蔥翠密林和農田小徑之間穿行,雖然比不上國道省道的寬闊快捷,但是多了許多樂趣。馬理朝說,最讓他感到有意思的,是漫山遍野的菠蘿田,“我以前吃過不少菠蘿,但從來沒見過菠蘿是怎麼長出來的。這次真是大開眼界,可惜菠蘿都是青色的,不然一定要停下來吃一個。”
對於騎行,馬理朝並不陌生,他已經騎行過318國道,兩次環繞青海湖騎行,這些旅程和這次環島之旅所見的風景,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差異。馬理朝說:“看到的風景雖然有相似的美,但是我依舊會以騎行這種方式去一一體驗。因為隻有騎行可以讓我深化這次旅行,而非走馬觀花。坐著旅游大巴看過的風景,隻能算作‘路過’,隻有騎行到過的地方,我才能自豪地說‘我到過’。”
文/浙江傳媒學院 公共關系專業 徐秉毅
圖/浙江傳媒學院 圖片攝影專業 馬理朝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