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這個男孩子,戴著一副兩三百度的黑邊眼鏡,喜歡微笑,笑起來眼睛瞇得隻剩下一條縫,顯得有些可愛。
男孩叫張家盛,是杭州第十四中學高三學生。他是一個特長生,大提琴是他的強項,三年前,他憑借大提琴這個特長進了十四中,現在已經獲得了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的資格,可以降60分錄取。“按照清華大學去年理科的錄取分數線,我隻要考到671分以上,就可以進清華讀書了,如果完全靠裸分,起碼全省前100名才有機會,我根本考不到731分這樣的成績。”
清華大學今年在藝術特長生的大提琴項目上,全國一共隻有2人獲得了資格。
自從走上學習大提琴這條路,張家盛一直在堅持,每天的練習不少於1個小時,14年來從不間斷,加起來練習時間超過了5000多個小時。
一首曲子不停地練再熱愛也有嫌煩的時候
張家盛對音樂的好奇是先天的,每次去超市,路過賣電子琴的角落,他總會忍不住去摸一摸上面的鍵,一按下去就會有聲音出來。“我覺得很好玩,也覺得很神氣,為什麼樂器能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啊?”
從張家盛記事起,他就一直在聽交響樂的碟片。“這是媽媽准備的,經常放著聽,這些碟片現在都放在抽屜裡,大概有三十多張,一張起碼有20首曲子,這樣算下來,在我還不知道音樂是咋回事時,就已經欣賞了600首名曲。”
有一天,媽媽帶著張家盛去體驗,“老師在演奏大提琴,我覺得這聲音真好聽啊!”於是,在他4歲那年,媽媽找了一位老師,手把手教張家盛學習大提琴。
“我沒覺得大提琴冷門呀,雖然跟小提琴比,學大提琴的人要少很多,但中提琴、低音提琴學的人更少哦。”張家盛說,他覺得大提琴聲音比小提琴要好聽,音域比較寬。
練習器樂是一件很辛苦、枯燥的事情,剛開始會覺得很新鮮、好玩,但隨著難度越來越大,不少人都堅持不下去,中途放棄的也很多。
張家盛說,他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練習時,會覺得煩,曲子要不停地重復練,特別是練了很多次都沒練出效果,就不想再練了。”有一次,張家盛練習時,媽媽一直在邊上指出他哪裡拉得不好,“我就向媽媽埋怨,我覺得自己已經拉得夠好了,可她不滿意,要我認真點,我就覺得她煩。”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