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台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2】

2014年04月09日07:4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台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

相比之下,大陸高考語文試卷的思路則不同。以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II卷)為例:

一、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20世紀后期,陝西鳳雛村出土了刻有“鳳”字的甲骨四片,這些 “鳳”字的形體大致相同,均為頭上帶有象征神權或王權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鸑鷟”,鳳屬,神鳥也……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據此,古代傳說中鳴於岐山、兆示周王朝興起的神鳥鳳凰,其原型應該是一種形象普通、類似水鴨的短尾水鳥。

那麼,普通的短尾鳥“鳳”為何在周代變為華冠長尾、祥瑞美麗的神鳥了呢?我們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紋飾中,隻有鳥紋而沒有鳳紋,真正的鳳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現,而且此時是華冠短尾鳥和華麗而飾有眼翎的長尾鳥同時出現,可見“鳳”是由鳥演變而來的。綜觀甲骨文和商代青銅器,鳳鳥的演變應該是鳥在先,鳳在后,貫穿整個商代的不是鳳而是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在商人的歷史中鳥始終扮演著圖騰始祖的重要角色。

(下略)

這篇材料的題目為《試論中國鳳文化的“歷史素地”及其在文化類型學上的深層涵義》,全文870字,此處為部分引錄。文章內容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專業。這裡且不說題目之冗長晦澀,也不說內容距離高中學生知識結構甚遠,單就題型而言,考生一展開試卷,扑面一大片黑??的文字,心理上易產生緊張感,影響后續的發揮。

而更值得質疑的是,以此類閱讀題作為漢語文考試的起首題,是否符合該學科的規律?因為,考試命題本身是一門科學。但凡設計合理的考卷,應依循本學科的規律,由淺到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引領考生步步深入該門課程的“堂奧”,而不是置其不顧,“另辟蹊徑”。

並且,倘進一步推敲,在試題的分類上也存在問題。由表中可見,大陸新課標卷共分六大部分。其中有四大部分屬於閱讀類試題: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但四者在概念上並不屬於同一個層級,如“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是按時間分類,“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是按文體特點分類。四者並列一起,內涵上會有交叉重疊,即“現代文”中可以包含“文學類”和“實用類”,“文學類文本”也可以包括“現代文”和“古詩文”。除了“古詩文”之外,其余三個概念內涵和外延都頗模糊,缺乏應有的“科學性”。而這種不嚴謹的分類法出現於國家級的母語考試,未免有些輕率,客觀上也有誤導考生之嫌。筆者瀏覽2013年其他各省市高考語文試卷,幾乎有一半是採用這種分類法的。

相比之下,台灣學測國文的試卷結構則相對比較合理,至少是層次分明,邏輯清晰,概念明確,不易產生歧義。

一份設計合理的試卷應該以少勝多,由約見博,通過最精簡的試題來考量考生的母語基本素養

兩岸除了試卷結構存在差異之外,題型的設計思路也有所不同,尤其是閱讀類題目。仍以上述2013年大陸高考語文第一題為例,要求依據閱讀材料回答如下3道小題:

1.下列關於鳳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20世紀后期在陝西鳳雛村出土的甲骨文中,鳳都表現為短尾鳥的形象。

B.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作為鳳屬的鸑鷟是跟鳧一般大的紅眼睛水鳥。

C.綜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獻記載看,鳳的原型是一種類似水鴨的普通短尾水鳥。

D.在周代文化中,鳳已經從短尾水鳥變成一種華冠長尾、祥瑞美麗的神鳥。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紋飾中,華麗而飾有眼翎的長尾鳥形狀的鳳紋還沒有出現。

B.從青銅器紋飾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句話看,鳥是殷商人傳說中的圖騰始祖。

C.鳳鳥知天時,九扈帶來耕種、耘田和收獲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鳥師而鳥名”。

D.周人的鳳崇拜是從商人那裡沿襲而來的,而周人的崇鳳熱甚至超過了商人。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代所見的“鳳”並不是自然界的一種鳥。在中國文化史上,鳳的形象最為重要的演變開始於殷商晚期,最終完成於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稱臣於商紂王。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戰結束后,馬上就參拜了商人的神廟。

C.《尚書》“周書”是記載周王朝史事之書,在“周書”十二篇中大量宣傳天命、“殷革夏命”,實際上就是在宣傳“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戰克商的時間定在甲子日,即歲星在鶉火的時候,就是因為鶉是赤鳳,而赤鳳將帶來“上天之命”

上述3道小題均要求考生選出“不正確”、“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選項,思維向度單一,呈低水平重復,有設置邏輯陷阱之嫌。並且,在第3小題中,作為題干的A、B、C、D各項文字表述多達四個分句,冗長累贅,毫無意義地增加考生判斷上的困難。

事實上,這段題干的設題還不算多,試卷第三大部分“文學類文本”的設題則多達4道,所用題干材料為阿城的短篇小說《峽谷》,全文長達1300字,題目要求如下:

(題干材料此略)

(1)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2)小說中三次寫到鷹,分別表現了什麼意圖?請簡要分析。

(3)小說中的“騎手”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4)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但幾乎一半篇幅是在寫峽谷。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題目一連問了4個問題,似對考生形成連環“轟炸”,又像糖葫蘆式的“題串”。筆者有些懷疑:作為一篇文學性小說,這些閱讀理解題——尤其是第2、4小題——是否存在所謂“標准答案”?又該如何認定?

問題不僅如此。為了編出這種糖葫蘆串式的連環題,命題者不得不對文本挖地三尺,無中生有,做過度解讀。與此同時,鑒於高考“指揮棒”的作用,語文教師不得不如法炮制,編制出大量“模擬”試題,供學生進行應試訓練。而經過這種畸形的“閱讀訓練”的學生,非但不可能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自我成長,相反,會產生“反閱讀”的心理。君不見,每年高考甫一結束,不少學校會“上演”高三畢業班集體撕毀課本和模擬考卷的“情景劇”。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