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競賽驅動”培養新工科人才
培育海測人才 深耕“藍色沃土”
新發現或能預警早產風險
特色學院:錨定應用導向 多方協同育人
仿昆虫微型機器人飛行長達15分鐘
可見光圖像下火場火線自動提取技術獲突破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山東濟寧:特色“研學游” 開心長知識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專家學者共話智能時代的教育規劃與治理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別讓放大的“育兒焦慮”蔓延了
2023-03-17
讓每個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現場評論)
2023-03-12
張培麗:避免“千鎮一面”,有針對性地引進和留住人才
2023-02-28
房宏琳:集聚青年人才是中小城鎮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2023-02-28
公考打破“35歲門檻”消除職場年齡歧視
2023-02-24
教師“直播帶人”為促就業開辟新思路
2023-02-24
“作業熔斷”不是減負的萬能鑰匙
2023-02-23
營造良好生態 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3-02-21
弘揚延安精神,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23-02-21
抓好“四個融入”,用延安精神鑄魂育人
2023-02-21
讓學校體育火起來(縱橫)
2023-02-20
以數字化轉型賦能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2023-02-15
新春開學,請收下這三個“禮包”
2023-02-13
職場年齡歧視緣何難解
2023-02-13
健全服務體系為穩就業“搭橋鋪路”
2023-02-09
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需要高質量醫學創新
2023-02-04
加大改革力度,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建設
2023-01-31
大學生綠色低碳發展教育亟待加強
2023-01-31
素質教育如何突破“兩難糾結”
2023-01-31
全面提升法治人才培養能力 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2023-01-31
立法創新助力實現“幼有善育”
2023-01-28
深化體育教育改革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2023-01-18
大力推進職教育人方式變革
2023-01-13
加強黨建組織高質量科研
2023-01-12
補齊公共圖書館發展短板
2023-01-11
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2023-01-11
職教高考新規定 打開中職新賽道
2023-01-10
推進職業教育改革須深化產教融合
2022-12-30
尋找兒童電影“新一春”
2022-12-21
辦好職業教育 托起殘疾人就業夢想
2022-12-06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力(大家談·…
古戲台擁抱年輕人(快評)
讓尊師惠師蔚然成風
高校專業調整忌“新瓶裝舊酒”
農業教育要向“新”而行(人民時評)
“夜校熱”折射終身學習熱潮
多措並舉助推新職業健康發展
讓更多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人民時評…
本網原創
專家學者共話智能時代的教育規劃與治理
AI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北師大“AI…
國際教育創新趨勢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教科院發布《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
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研討會將在北京舉辦
2025全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南北…
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2025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線公布
北京發布5條中軸線游學主題線路
北京聯合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