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引導學子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
讓牧區娃娃上學“一個都不能少”
把畢業論文寫在實踐成果裡
精工細做,把德育貫穿於教育全過程
中考改革,從“育分”轉向“全面育人”
供應鏈人才培養,如何走上數智化新路
破“五唯”,教育評價需實現三重超越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全力支撐教育強國建設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為建設教育強國打頭陣、當尖兵
北京電影學院成立影像傳媒學院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讓更多專業教師關注大眾化教育
2023-05-11
讓小小孩的托育不再是難題
2023-05-10
上職校就是混?糾正觀念需要加把勁
2023-05-10
奮斗依然是當代青年的主旋律
2023-05-04
完善免試就近入學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2023-04-28
高校思政課 喜聞樂見才能更有精氣神
2023-04-28
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2023-04-28
運用人工智能優化學校德育工作
2023-04-18
破除就業歧視,提升就業質量
2023-04-18
深化體教融合,讓孩子更全面成長
2023-04-17
鄉村教育應有鄉土特色
2023-04-06
育兒是家事,也是國事(新視角)
2023-04-03
一場技能大賽帶動的不只是技藝升級
2023-03-29
科學教育當從娃娃開始
2023-03-27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自信的種子(教育時評)
2023-03-26
讓優質午休成為中小學生標配
2023-03-21
厚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法治根基
2023-03-21
減負賦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2023-03-21
編制不是越少越好 關鍵要用在“刀刃上”
2023-03-17
編制精減了 “考公”更要注重能力
2023-03-17
考研不是目的 上生活的岸才是
2023-03-17
別讓放大的“育兒焦慮”蔓延了
2023-03-17
讓每個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現場評論)
2023-03-12
張培麗:避免“千鎮一面”,有針對性地引進和留住人才
2023-02-28
房宏琳:集聚青年人才是中小城鎮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2023-02-28
公考打破“35歲門檻”消除職場年齡歧視
2023-02-24
教師“直播帶人”為促就業開辟新思路
2023-02-24
“作業熔斷”不是減負的萬能鑰匙
2023-02-23
營造良好生態 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3-02-21
弘揚延安精神,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23-02-21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本期“教育思享匯”聚焦“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的教育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主題,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動能與決策建議。
教育銳評
把畢業論文寫在實踐成果裡
喜見更多的“思政小課堂”
家庭教育始於心的互動(暖聞熱評)
呵護學者專心治學的寧靜環境
勞動教育不能隻晒不做(評論員觀察)
為穩就業出更多實招暖招(人民時評)
學生體育運動,期待更多新探索(快評…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人民論壇)
高中學位擴容是改革良機(新知)
本網原創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以教育家精神…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大力弘揚教育家…
北京電影學院成立影像傳媒學院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系統“七一”主題黨日…
以文化人 培育講好黃河故事的時代新人
新中國成立初期珍貴紅色貨幣在中央財經…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傳承西遷…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專…
中南大學校長李建成:期待與同學們金秋…
中國民航大學嚴正聲明:未與相關機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