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有的教育专家、一线职教工作者欢乐地说:“职教的春天来了”。
姐盘点了领导们的语录。总书记说,“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总理说,“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让‘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要靠千千万万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教育部领导说,职业教育将扩展到本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还将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理不光动嘴皮子,还用行动力挺职业教育。当地时间10月10日,正在德国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了一份“神秘礼物”——一把小巧精密的鲁班锁。它是中国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3名90后小伙子王明靖李志仁张少华的作品,学生们希望总理在公开场合把这个礼物送给默克尔,以表达对中德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期待。
3个小伙子就读的学院,正是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向国内引入了德国享誉世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姐听说,该校的德方专家中,有4人获得了中国国家友谊奖。
与很多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国学生一样,李志仁来自农村,没有考上普通高校,抱着“有技术就不会挨饿”的朴素想法来到了职业学校。起初十分忐忑的他,经过两年多的学习,表示现在很有信心。
下面这位小伙为了实现技能梦,毅然从“北大退学改读技校”。
拥有“高大上”背景的周浩,为了理想和兴趣选择了技校,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变成了普通的技校学生。姐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标题党”。不过人各有志不必强求,姐支持你,将来办公司记得多“照顾”一下北大校友,为大学生就业多出点力!
中国目前有2788所高等教育院校,在学总规模3460万人;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在校生2934万人,其中高职院校1321所,在校生974万人,占高等教育的近40%。姐看新闻说,未来高职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如果一半毕业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可能就业也就不那么难了。
姐还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根据今年发布的高考改革新政,如果将来考高职院校,可以参加统一高考,也可不参加,而是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也就是说,学生除了要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的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并参考他高中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从此,报考职校的高中生,可以不再感慨“我待高三如初恋,高三虐我千百遍”了。
姐听说,2017年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录取高职院校学生就将成为主渠道。
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第一次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顶层设计,将有力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每个“第一次”都值得注目。
根据规划,我国将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教育部领导说,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专家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得比较好,但在高等职业教育这方面一直是个短板。这一措施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这还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
高校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姐宁愿听到高校不是“象牙塔”,也不愿大学生们年年都面临“更难就业年”。
听说了没, 17岁的温州女孩谢丽雪,今年中考的分数超过当地普高线48分,原本可以读一个不错的高中,但是最后却选择了职校。她说选择读职校,就是想学精一门技术,为就业增加砝码。这个姑娘报的是畜牧兽医专业,想要像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叔叔那样,也开一家自己的宠物医院。
近年来,中职中热门专业的排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像中草药、畜牧兽医、药剂、农机维修等专业,都很热门。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新形势下国家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行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姐太激动了,职业教育也可以高大上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