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林露)今天,“希望工程”公益项目迎来了25周岁生日。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5年来,100.72亿元善款涌向希望工程公益项目,495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资助,18396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
希望工程受益最大的是农民的后代
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希望工程25年的公益历程,被涂猛分作两个阶段:2005年之前,希望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是救助模式,2005年至今延续的则是救助发展模式。这中间的转折点正是2005年国家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这一重大政策推动希望工程创新了服务模式,除了资金,还配置社会资源来帮助受益人提升能力,这被涂猛称之为“软硬同步”。
“受益人是农民的后代,这个群体真正缺什么?希望工程最关心这个问题。”涂猛说,经过20年的跟踪、评估和研究,这个公益项目锁定了新时期的行动方向。研究发现,农民子弟最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即拥有基于信仰的价值观、基于专业课程的知识和基于社会实践的行动能力。
为了提升受益人的能力,希望工程开始创新服务产品。2002年起,除了对大学生进行资金资助,还说服一些企业打开“店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不少大学生反馈说,这种珍贵的学习机会不仅锻炼了劳动能力,还刷新了劳动观念。”涂猛欣慰地表示,孩子们也能意识到,这种服务不同于简单的金钱上的帮助,改变的或将是影响更深远的择业就业观念。
让更多的人有做公益项目的能力
“让每个孩子不会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涂猛说,未来希望工程的使命不变,助学育人共创希望的价值追求也不会变。“但是,农民后代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我们将以他们的新诉求为导向,创新产品服务运营方式。”谈及未来,涂猛已经有了“主意”。
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让1.8万所农村希望小学的农家娃娃玩上了篮球,未来还要让他们玩上足球、开起科技课。
在校大学生们拟写的公益项目方案,通过评审的项目负责人将得到出国学习机会更快更好成长。涂猛说:“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构建起‘受助-自助-助人’的资助服务价值链,让更多的人不仅有做公益的心,更有做公益项目的能力。”
“我来自底层,生活教会我感恩”
彭成义是希望工程近五百万受助群体中的一员。初二那年,这位在县重点中学就读的贵州遵义小伙濒临辍学,有幸通过希望工程得到了开连锁书店的校友资助后,他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希望工程举办的全国希望之星奖学金选拔活动,进入浙江温州一所高中的“希望之星班”,并通过学校选拔拿到去往加拿大一所大学求学的名额。一位来自上海的善良的工程师,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了他购买机票的钱和第一年的生活费,他一脚踏出国门,成为了令人羡慕的留学生。
“我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抓紧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用好一切学习的时间,心里想着有机会就一定会把爱心传递下去。”彭成义言行是一致的。汶川地震时,他身在国外心系国内,从加拿大给祖国灾区汇来捐款;鲁甸地震时,已经回国的他积极组织当年“希望之星班”上的同窗一起传递爱心火炬,当年的同学有的还身在国外,它们把带着温度的善款,从国外汇了过来;他还勇敢应战“冰桶挑战”,“被点名后,我没有太多犹豫,希望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多一点温暖。”
从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后,彭成义就直接回来了,目前在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担任起助理研究员。他是希望工程受益人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本科到博士读的一直是自己喜欢的政治学专业。
链接:
希望工程:1989年10月30日,刚刚成立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外宣布,面向海内外募集捐款。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开展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活动,“希望工程”计划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