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国考降温是好事

2014年10月30日07: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考降温是好事”

日前,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工作已经结束,共有205.7万人次报名参加国考,已经有131.7万人通过资格审查,13.8万人还在由招录机关进行资格审查。预计最终通过审查人数约140万,少于2013年、2014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有媒体第一时间发出惊叹:国考降温。

尽管前几年国考报名人数屡创新高,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最终弃考人数增量更大,都是以数十万计,这导致最终参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考录比没有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有关人士分析,从今年的数据来看,预计弃考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最终进入考场的考生竞争比可能略低于50∶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今年,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报名的诚信机制建设,使报考者更趋于理性,盲目报考或不诚信报考者都被清理出界,是今年国考人数稳步下降的主因。

为何有的职位无人报考

从国考报名的最终数据来看,北京地区今年的报考人数仍然居高不下,而冷门职位多在偏远地区。根据10月24日17:30的统计,国考有14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主要是工作所在地地处西部边远地区、冷门部门或要求过高的职位。143个职位中有72个职位来自西部边远地区,占了一半。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大中城市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偏远地区稀少甚至空缺的现象并不罕见,历年的国考都是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考生思想上的偏差。在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中,不乏以个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考生,这些考生大多瞄准的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一些岗位,工作艰苦的基层偏远地区,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也就是说,不少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时,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社会责任、基层发展”。第二是报考部门和岗位的限制较多。今年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偏远地区的岗位一直以来也要求和大中城市一样的高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标准等,“同等条件下,大家自然倾向于选择条件优越些的岗位和地区。”苏海南说。

日前,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公布了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的六条措施:一是针对一些基层机关招考职位要求学历偏高的情况,提出适当降低招考职位学历要求;二是提出放宽招考专业限制,乡镇机关可不限专业;三是适当调整报考职位年龄条件;四是规定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五是提出合理确定开考比例;六是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可以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

苏海南认为,这个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偏远地区招录公务员难的问题,“放宽偏远地区的招录标准,让更多的人有资格竞争偏远地区的岗位,对平衡公务员报考的地区差距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苏海南认为,在大学生就业时,有关方面应该做好适当的舆论引导、鼓励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在选择公务员职位时,大学生应该更多关注职位本身是否适合自己,能否施展才能,跟风选择一些热门职位不一定适合自己。

“国考降温是好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国考报名的人数降低,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其他行业发展,表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良性的,千军万马都挤破头去考公务员,这样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至于今年国考降温的原因,汪玉凯认为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大环境的变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建设,大力打击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对这支队伍进行了严厉的整顿。这样的背景下,公务员不再“工作轻松、福利好、灰色收入多”,对一些人的吸引力减小。第二是由于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尤其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降低了门槛,很多人选择自己创业,减少了公务员的报考比例。第三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往争取公务员工作是求安稳,图体面,现在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工作单调、消磨时间,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想做的事情不一定有机会做。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找体制外的工作。

“最热岗位”引争议

今年国考报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岗位,竞争比达到2625∶1。根据媒体的统计,由于对基层工作经历和专业缺少限制,2013年一些职位的报名和录取比例甚至达到了万里挑一。

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的用人单位名头看,答案似乎不言而喻:虽然这只是一个参公事业单位,但是隶属于国务院,属于“中央机构”,在某些人的眼中,“采购处”本身就意味着要随时和钱打交道,换句话说,就是“有油水”可捞,如此要害的部门,报考的“门槛”却并不高,而且可以为以后报考“中央级”职位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实在是作“跳板”的不二选择。

最火职位引来不少争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不认为大家报考公务员是冲着有腐败、潜规则机会而去的。公务员报考热、中央机关热,表明我国就业机会分布还不均衡,社会并没有给求职者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高学历者求职时地域集中、行业集中、岗位集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让公务员报考热降温、中央机关热降温,必须整体改善我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广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朱恒顺认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根本原因还是其招考条件限制少,尤其是不限基层工作经历,这是考生竞相报考的最主要原因。

“若不想再动辄出现报考和招录比例几千比一的现象,须科学地设定招考条件。”朱恒顺表示,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再考到中央和省级机关来,从而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去,优秀公务员从基层来”的良性公务员培养链。对于中央和省级机关公务员,只有具备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基层实际,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才能“接地气”。而这种基层经历,不是简单的挂职锻炼所能获得的。近年来,对于没有基层经历的“三门”干部,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会安排其到基层挂职锻炼一段时间。

朱恒顺说,除了基层导向,还要“人岗相配”,也就是说强调考生的条件要与岗位的职责需求尽可能相匹配,减少报考后的培养成本。近年来,经常有用人单位反映,好不容易招来的公务员并不太适应岗位需要,或者是要花费很大力气培训新录用人员,这与招考条件没有注意“人岗相配”有很大关系。

“打酱油”的考生

虽然今年的国考岗位增加了,规定更细了,但仍有很多学生因为职位设置等原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觉得自己并不能真正通过国考进入公务员这个队伍,而仅把国考当作“初试”,重点放在明年的省考。

许婷,一个来自兰州大学的宁夏姑娘,今年大四的她,每天奔走于学校的招聘会。除此之外,她还要抽时间复习,备战国考。上大学之初,考公务员就一直是她的目标。

“公务员还是相对稳定一些吧,我爸妈也希望我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女孩子嘛,离家近些,大家也放心。”许婷说,但是在报名时,由于自己学的是政治学,能报的岗位很少,法学类的岗位又基本要求是硕士学历以上,许婷觉得,国考对自己而言,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她思前想后,决定放下离家近的想法,报一个新疆的岗位时,却发现职位的要求自己根本不合适,“人家要求是新疆户籍的,我没资格报”。

最后,她决定转移重心,“国考就当是试试水吧,考上的机会不大,报名人数多,我报的上海海关的职位竞争太激烈了,看样子根本没戏,所以我没有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上面”。许婷觉得,这次参加国考,上考场体验一次,能为明年的省考做准备。这个姑娘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计划给记者看:3月以前要把申论的框架过一遍,4月要把行测的前三章看完……日计划、周计划列得清清楚楚。“出了校门,心就散了,如果能一次考上,当然是最好啊。”许婷说。

为了避免自己松懈,许婷跟同学结成了“监督小组”,她们决定在国考结束时就开始这个计划,“每天的作息时间要严格按照计划施行,谁违反了就请大家吃饭”。这样的惩罚措施让大家觉得有压力,如此也能更好地执行计划。

许婷说,如果省考一次不能过,就继续考,直到考上为止。

中南民族大学的冯孔,学的是新闻学专业,今年上大四的他,如今正在北京实习。前段时间国考报名,他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广西南宁海关。截至报名结束,这个岗位一共有40多个人报名。“这个报名人数水分很大,有一些是虚报的吧?”冯孔觉得自己胜算还是挺大的,他说起话来有板有眼,酷爱体育和新闻,“我应该是比较博学的吧,哈哈,面试毫无压力!”

冯孔参加国考一方面是自己想“做官”,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期望。冯孔表示,现在每天至少会保证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由于要上班,只能在晚上复习。“三分靠运气吧,试一试呗,说不定就考上了呢!”冯孔表现得很乐观,国考只是第一步,如果没考上,明年8月他会继续参加河南的省考。

现在每天除了正常上班,冯孔也一直在努力找一份稳妥的工作。“实习留不下来,所以经常要去很多地方面试,万一到最后没考上公务员,起码也有一份工作。”明年二三月之前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就专心准备省考,在七八月考试结束后,先去单位工作,等10月成绩出来,如果过了的话,就辞职。冯孔这样计划着。

“能去县级以下的单位也挺好啊,河南交通很便利,回家方便,在省内哪个地方都行!”冯孔说,“实在考不上,那就踏踏实实工作!”对于未来,这个河南小伙子一点也不担心。(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吴雪阳)

(责编:林露、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