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黑外教"为何会泛滥?需求旺盛致外教招聘"低门槛"【4】

2014年10月13日08:26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黑外教"为何会泛滥?需求旺盛致外教招聘"低门槛"

中国家长对外教期待太多

【外教档案】

Erika,墨西哥人,本科学历,在美国生活多年。目前担任北京市力迈外国语学校科学、数学教师。

与很多外教不同的是,Erika曾在清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留过学。她的母语虽然是西班牙语,但是她从小就学习英语,并且在美国生活过多年,所以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

Erika在中国留学期间教过中国孩子英文,正是那段经历让她对教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还考取了TKT和CELTA证书。但到真正做外教时,Erika发现中国孩子学习英文的思维就是不断重复,不像她小时候学习英文的时,会把学习融入到活动中,如跳舞、唱歌里。而后来她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种学习方式,重复是有效果的。

“我想很多学生对于外教的课是有一定误解的,尤其一些小孩子,他们总认为外教的课就是玩儿,他们对外教不像对中教那样尊重或者害怕,我们控制课堂纪律时他们时常会不听。”Erika说,中国的家长则对外教期待太多,他们又想让孩子玩儿,又想让孩子学很多。“其实,上外教的课,最重要的是要有沟通的欲望,敢于表达自己。学生要多与老师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对于外教,Erika认为学校和机构要加强培训,尤其是新来的外教,要告诉他们中国学生学习的方式,中国课堂呈现的方式,让外教清楚怎样正确上好第一节课。而且这种培训应该是连贯的。

“有一些外国人发现在中国当外教很容易,也有很多人是为了谋生,但这些人可能都不会长久。”Erika说,只有那些留下的外教才是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的。

想让中国学生融入国外课堂

【外教档案】

Marcelo Zilberberg(马赛龙),巴西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技术方向)。现为新航道英语“口语快线”总监。

马赛龙出生于巴西,他的家庭用语是英语和葡萄牙语,父亲和母亲都能讲5门语言。受父母的影响,马赛龙对语言非常感兴趣,现在的他可以讲7国语言。

大学毕业后,马赛龙进入瑞士银行伦敦投行部工作了5年,后来辞职去麻省理工学院读MBA,主攻教育技术方向。马赛龙说,麻省理工有很多创新性的语言学习理念和方法。他很看好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于是去年来到了中国,“我来中国不仅仅是做老师,也会做教育产品。”

马赛龙说,他在麻省理工读书时,遇到过很多中国留学生,他发现中国学生的挑战主要在语言上,“中国学生成绩好,但不知道怎么使用语言,所以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我想让中国的学生融入国外的课堂,了解英美的文化。很多来中国的外教,他们带着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经历,可以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变化。”

“现在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外教质量在不断提升,国外很多优秀的人才愿意来到中国,因为这里机会更多。很多外教也可以说中文。”马赛龙说,国内的外教一般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持续做教师和教研工作;还有一种是做管理层。“很多外教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在学校或者机构不能很好融入,有时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而外教加入管理层,可以让他与其他外教良好沟通和交流,让外教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来。”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吕春妍(实习生)、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