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学校,体育课正变成一门最不受重视的副课:繁重的课业,抑制了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于安全问题的恐惧,则束缚了学校放开体育锻炼的手脚。
“近年来,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掀起了校园体育锻炼热潮,但青少年‘运动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近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
体育课,究竟该如何开足上好?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爱上运动,又需要哪些努力?
难题一: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
破解:增加课时,创新模式
“体育课一定要开足上好,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一席话为体育课的加码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3至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
座谈会上,不少代表认为,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运动,还应在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按照以往固定班级教学形式,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上同一门体育课,致使一些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认为,学校体育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激发主体兴趣,“2012年,上海启动了高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俱乐部制改革,选择17所高中的20个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试点,体育课不再按固定班级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项重新编排,实行俱乐部式的小班化教学,并依据专项技能水平分层教学,形成了由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的成系列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北京市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高校及社会力量参与两大举措创新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介绍,为破解“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去哪、干什么”的难题,该市今年投入5亿元引导优质专业的社会资源支持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2015年投资将达到13亿元。同时还投入2.6亿元,推动20所高校及社会力量对口支持140多所普通小学,9月份一批教授专家成为其“编外教师”,预计到2020年投入达到50亿元。
难题二: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破解:用监测制度倒逼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现实中,体育课还经常遭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成为不被重视的副课。开足上好体育课,该如何调动学校、政府的积极性?
“建立监测制度,倒逼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介绍,该省从2007年起启动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全面掌握高中生体质状况,并通过公告反馈倒逼学校体育工作,“还有很多市县在高中、初中层面相应建立监测制度,从低学段开始注意增强学生体质,引发了很好的‘蝴蝶效应’。”
袁贵仁也透露,教育部将改进体育评价,把体育课作为国家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必考课,毕业和升学必须达到合格水平。
难题三:师资、场地严重紧缺
破解:加强体育教师招录、培训力度,公共体育设施向学生开放
目前,中小学还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短缺:一是整体数量不够,大约存在30万人的缺口;二是专业性有待提高,部分体育教师体育技能不足、超量上课,很难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还有不少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
“今后,群众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锻炼的特点和需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尽可能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优惠、免费开放。”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建议鼓励优秀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目前每年体育系统运动员退役1000余人,建议教育部门能给予运动员获取教师资格证的优惠政策,加大运动员职业转换的培训力度。”
袁贵仁表示,未来将通过三大措施破解师资、场地紧缺难题,“一是在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加大体育教育专业规模,在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中单列体育教师专项,鼓励体育教师走教;二是加大‘国培计划’培训体育教师力度;三是把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器材配备纳入新一轮‘全面改薄’工程,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记者 邓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