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清华教师“非升即走” 看清华学子怎么说

2014年07月31日19:0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申宁 实习生 田畅)清华大学的这个七月并为因暑假的到来而平静,相反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完成后,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了社会热议。一时间清华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被顶上了风口浪尖。今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几位清华大学的在校学生,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科研和教学分开进行双轨制评价

化学工程系大四学生赵晨欢:我并没有上过方老师的课,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件事。我本科四年所上的数十门课程里,接触了各个院系形形色色的清华教师们,他们大都是勤勤勉勉地践行着科研、教学双肩挑的职责,走下讲台又走进实验室。有的老师对教学热情非常高,教学技巧也很出色,非常乐意在台上台下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传授,能碰到这样的老师当然是学生的幸事,我想方老师应该也是这样一位老师。同样有些老师在科研领域非常出色,却不一定擅长教学,这种情况下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耽误了他的科研精力。我觉得学校如果尝试将科研和教学分开进行双轨制的评价,或许能够为这些有良好教学评价的老师开辟绿色通道,应该可以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使学生最大程度上的受益。

 制度不能仅仅因为有弊病就被推倒

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我并没有听过方老师的课,所以在这一点上不做评论,但看到清华同学们对于老师的尊重与爱戴感到很欣慰。但我认为,清华毕竟是国内重点的研究型高校,其教师职责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单方面。重视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为培养人才服务;而重视科研则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动力,能够保持高校教师的活力,两者缺一不可。清华校方不再续聘,并不表明科研从此代替了教学。目前有些社会舆论的指责难免偏激片面,事实上“非升即走”并不等同于高校行政化,现行的体制制度在社会环境下总会出现各种弊病和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高校制度仅仅因为弊病就应当被推翻。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反思与改革。对于方老师,一位真正善于教育的好教师无论在哪里都会为学生带来学术与人生上的长远影响,我想也许一个新的科研压力更轻的教育环境会更加适合她,也希望方老师能继续在教育的路上坚持下去。

大学在老师的任用上可以不拘一格

建筑专业大四学生:我觉得学校有激励老师们的规定是非常合理的,就像学生在课程中必须要及格。这是对老师,对学生负责的一种方式。不过,单纯地以评职称作为评价标准与以分数论高低的应试教育的思路无异。就像“大清第一助教”闫浩不能留在清华任教,两个实例同样可惜。我非常认同科研成果会证明老师的价值,但是作为科研、教学双肩挑的大学老师们,培育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在对老师的任用上应该综合考虑,甚至不拘一格。

教师的工作成果也许只能用科研和论文量化考核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杨航宇:我本人对这个事件并不像网上的舆论那样对制度进行炮轰。作为清华大学的教师,其任务并非只有教学,并不能因为教学特别突出就违反制度,否则制度就失去了制定的意义。我未听过方艳华老师的课,但是我通过许多学生听说方老师教学水平确实十分出色,所以学校把“非升即走”的制度更改为“非升即转”的制度,就是为了留下单方面特别突出的教师,所以我对学校的做法持肯定态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能否认现阶段存在部分老师论文至上的态度而忽视本科教学的情况,至少我本人在本科四年的课程中还是遇到备课不充分挂在讲台上的老师,还有明显对课件不熟悉或者直接读课件的,也有课件都读不完的干脆让学生课下自己去看。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学校的考核制度只有论文和科研成果,就像高考的时候只论分数,推研的时候只看学分成绩一样,教师的工作成果也只能用科研和论文这种容易量化的东西来衡量了,所以老师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总的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件事情值得大肆声讨,但让我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也许只有把教学水平加入教师考核的一部分中。但是教学水平这种不易量化的指标会不会又导致老师们凭着给分“厚道”来吸引学生,从而使这样的考核又出现新的不公平因素就不得而知了。

(责编:田畅、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