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贺迎春) “当年陈寅恪上课的时候,讲佛经是要用黄绸子包着教科书的,这些讲课书都要自己亲自拿上拿下。”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今天上午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真正的大师是要敬畏学问的,他要怀着敬畏之心去做自己的东西。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成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秦亚青认为,我们社会要出大师,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培养大师不是单个方面能做成,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
秦亚青最近写了一本和学术完全没有关系的小散文集,叫《敬畏学问》。他认为,这个时代过于浮躁,大家对学问不敬畏了,认为这一切都是可以随便得来的,这是不行的。
“另外还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思维习惯,他的大脑在不时的创新,让他停下来都不行,我们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也不是一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教育体系确实有问题,到底怎样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这是很重大的问题。”秦亚青强调。
秦亚青反对完全以一种实用的眼光去做教育,“我们一定要支持、鼓励孤独的思想者,很可能大师就出现在孤独思想者之中。”
秦亚青认为,中国现在的土壤真是应该出大师。“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么高的速度,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即便用一个物理学的术语来说,重力加速度,两个加起来不得了的事情。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政治,包括中国的外交,都做出了非常多的和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