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通过控制“条子生”“择校生”“共建生”,保证教育公平

北京 就近入学了吗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14年07月25日15: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通过控制“条子生”“择校生”“共建生”,保证教育公平 北京 就近入学了吗

7月底,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基本结束。今年4月18日,北京市正式宣布开启“史上最严”择校令,通过控制“条子生”“择校生”“共建生”,最大程度保证就近入学,推进教育公平。

那么,所谓“史上最严”择校令到底收效如何?北京市今年首次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实施计划管理,是否有成效?对于北京市这样教育生态相对特殊的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和公平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热力图”反映就近入学落实程度

在北京市教委,记者看到了一些神秘的“热力图”。每张图上,圆心代表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圆心周围从暖色系的红色渐渐过渡到黄色、紫色,最外围呈现出冷色系的蓝色。从暖到冷,代表了就近入学的集中程度。而整个色晕由若干个小点构成,每个小点就是一个适龄儿童;点击每一个小点,就会显示学生姓名、家庭住址、户籍所在地等信息。包括北京市实验二小、人大附中这些名校在内,一张张热力图能清晰地呈现,到底这所学校的“就近入学”落实如何,能让每一个“非就近入学”的学生无处可遁。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对各区县入学方式进行监控,形成二维表、柱状图,同时选取20所热点小学、31所热点初中进行重点监控,形成热力图。从相关数据图表看,就近入学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为93.7%,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其他入学比例为6.3%。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为76.82%,特长生入学比例为6.75%,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其他入学比例16.43%。

取得这样的成绩单,不能不提北京市今年首次正式采用的入学服务系统。所有信息的采集和校验都在系统内完成,如果信息不符合就近入学的要求,作假或不实,不仅系统通不过,还或将影响到孩子的个人信誉度。

“往年,学校前五名基本都会跨区到海淀区的优质初中去上学。今年因为政策严控跨区,除了1名借读生想去海淀区,其他毕业生都留在本区了。”北京市丰台区一所优质小学校长向记者透露。对不少家长来说,禁令之下也默默地断了择校的念头。

下一页
(责编:唐超男(实习生)、贺迎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