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留守儿童:希望爸妈陪我一起吃饭睡觉写作业【3】

2014年06月03日07:4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留守儿童对幸福渴望:爸妈陪我一起吃饭睡觉写作业

  与陈文辉相比,四年级的钱蕊肩上的担子更重。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好,上学、照顾妹妹、做家务,钱蕊的一天被排的满满当当,但这一切她早已驾轻就熟。

  钱蕊:妹妹都这么大,根本不用我操心,然后我上学,课堂上面的东西我都会,然后家里面我要做饭,做饭有时候有人来帮我,所以就不累了。

  为了生计,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外出打工的父母将亲情搁置,然而他们不知道,亲情的缺失成为了留守儿童内心最大的伤痛。这个六一儿童节,11岁的李成欣收到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寄回来的新衣服,可她却并不开心。

  李成欣:不想要(这个礼物),我只想要爸爸妈妈陪着我。

  采访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发出了一声声对亲情的呼唤,他们想要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看似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做不到。

  尽管首张《督促令》使小佳的情况有了改善,但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督促令》予以支撑,法院也不可能给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发出《督促令》。

  淮安市盱眙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刘志超:这份督促令,严格来说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是这份督促令是把法律的强制性和法律的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未履行职责的家长进行监督和教育,这也是一种探索和一种尝试,希望能通过这种探索和尝试,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或者立法的完善。

  以法的名义让爱归家,以强制方式发出的《督促令》最终能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吗?答案显而易见。采访最后,留守儿童李金紫说出了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幸福的渴望。

  李金紫:幸福就是他们陪我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写作业。

  从人的本能的角度,大多数的父母是希望能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等原因的制约,一些父母被迫与孩子分离。公共管理学者丁兆林认为,如何建立一个让这些父母不必远行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丁兆林:我觉得这个事情绝不仅仅是一张督促令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建立起一个社会体系,假如这个父母能够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工作,因为没有能力抚养儿童,抚养留守儿童的大量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根源上的事情如果找到的话,相信这个事情好办的多,如果不把根本的问题把它解决了,只是用一纸命令,我觉得最终这个也就是一个命令。

上一页
(责编:欧兴荣、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