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背景】
大学生体质抽测
为什么选大三学生
教育部近日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健康第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在其他高中必修课程普遍要求减少课程的情况下,准备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学分。此外在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中,教育部提出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学校招生重要参考。
浙江省教育厅表示,从今年开始,要建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通报制度,即在各校自测基础上,对浙江高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全省统一抽测,包括立定跳远、50米、800米和1000米长跑等,并将抽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厅里决定随机抽取部分大学三年级(专科院校为二年级)学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状况现场测试和体质调研。
大学老师私下的说法是,大一大二有体育课,体育成绩还和奖学金挂钩,所以锻炼还是挺多的。到了大三,体育普遍成了选修课,也不与奖学金挂钩了,爱宅在宿舍和教室的学生体质在大三时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都没底。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负责人说,国家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不断完善。浙江省2013年的标准,是根据教育部2013年上半年下达的测试标准(试行)执行的。今年教育部在“试行”标准上进一步完善后提出新的国家标准,省里将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执行。省里的实施细则,要等教育部正式文件下达后再制定。
每5年进行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等方面。
距离2010年又过去了4年,浙江大学生身体素质如何,要等本次抽测结果公布了。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