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年来,北京市京郊农村规模化养殖小区迅速发展,更多市民吃上了实惠的新鲜肉类。但是,由此每年产生了超过10亿吨的畜禽粪污。若不能及时消纳,大量的畜禽粪污会对农村居住环境、土壤、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北京农学院刘克锋教授及其团队科研二十年,研究如何将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充分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畜禽养殖业走循环农业的道路。
刘克锋向记者介绍团队的科研状况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 (熊旭 实习生马倩)“粪便不同,它所含的养分就不同!你比如这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面对不同的粪便呐,我们就要想办法研制不同的菌剂。”北京农学院的刘克锋教授向记者介绍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教授时不时就扶一扶他那厚厚的眼镜片儿。1100度的高度近视,使得他一刻也离不开那副因为戴久了,边缘已磨掉色了的眼镜。很难想象这个说起话来声音不大、温和内敛,典型知识分子形象的男人,近二十年来一直与各类粪便打交道。刘克锋与粪便的“结缘”,要从1993年开始说起。
“好好一大学教授,怎么成天都往粪便堆儿里钻呢!”
“其实我一开始也不是搞粪便的!”还没等记者问,刘教授就先“坦白”:“我以前,是研究垃圾分类的,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1993年的时候,北京市朝阳区环卫局找到我,希望咱们能研究一下垃圾处理农用难题,将垃圾转变为有机肥,变废为宝。”于是,刘克锋老师组了个小团队,带着王红利、石爱平两位老师,走进了位于远郊的垃圾场。这一去,就像是一场接一场的战役,打了二十年。
“当时呀,我们整天蹲在堆积如山的垃圾里,对垃圾成分进行取样检测。回家后,满身大粪味,根本洗不掉。刘老师一回家,他爱人不让他进屋,让他在屋外脱掉衣服扔掉,洗干净才行!”跟随刘克锋教授一起工作了二十年的王红利老师提起那时的苦日子,还是历历在目。“我们研究的这一方向,根本没人愿意搞,又累又臭。但是我觉得,我们研究工作的社会效益要远远高于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这句话,记者在后来采访刘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时,多次听到。
90年代初期,北京市的畜禽养殖从集体、国有养殖为主发展到农民自主经营的规模化养殖。畜禽业的发展给北京市民提供新鲜肉类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破坏,成为环境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最明显的是养殖产生的粪便大面积堆积在村里,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臭气熏天、蚊蝇肆虐,污水满街道都是,一到下雨天根本没法儿进村。”刘克锋研究团队成员石爱平向记者聊起当时农村的环境条件时,禁不住捂上鼻子。
粪便无法及时清理,使得养殖的猪、牛、养经常得病,这大大限制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粪便堆积太多,又会慢慢污染土壤和水源;不经过处理的粪便施肥到农田里,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看到村民的生活受到影响,村民的收益受到损失,当地的土壤、水系受到污染,刘克锋决定将研究方向转向畜禽粪便处理上,干上了整日和粪便打交道的事儿。
就这样,刘克锋的“科研基地”从垃圾场转战到了粪便堆儿。
旧县镇有机化肥厂现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