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

边晓璇

2014年05月19日0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新语)

  “做会生活,有情趣,会担当,拥有远大理想与目标,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具有人文气质、山海品格的现代小学生。”这是青岛一所小学的教学楼上印的口号,着实耳目一新。

  另一栋楼上,还有“回归生活,发现生活,快乐生活”的字样,令人想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而“会担当”“有目标”等所传达的正是人格教育的理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健全的心智。

  通俗地说,我们接受教育,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吗?但是,在考试成为教育主体的今天,生活和人格教育所占的比重能有几何?小学生围着“小升初”忙成陀螺,“奥赛班”“占坑班”屡禁不止,高考更几乎成为中学生唯一的使命,校园里回荡着“高考必胜”那战斗般惨烈的口号。

  然而,诸如名校硕士向室友投毒、大学生因情感纠葛持刀杀人、中学生因不堪重负自杀等极端案例,无不显示出生活教育、人格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人们常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也许,有些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已输掉整个人生。当孩子们走出校园时,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单一价值体系必然崩塌,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不见得能从容地独立生活、智慧地应对职场和经营家庭。

  对处在价值观、人生观成型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其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极易受影响,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尤其不可偏废。尽管“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的呼吁总显得微如星火,我们仍要继续拾上一点柴火。

  请用“会生活”和“会做人”取代“会学习”“会考试”,真正将孩子看作一个人,而非冷冰冰的升学率或成绩单。也请将学生时代放到人的一生中去看待,教育者应有长远意识,鼓励孩子更多地了解世界的广阔,因为知识也许会忘记,但人格、心态、素质和视野,会让一个人懂得如何选择、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这些才真正决定未来人生的模样。

  期待教育真正回归生活、回归人,帮助孩子们抵抗功利、焦虑和狭隘,在人生的长路上走得更自由、更宽广。

(责编:欧兴荣、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