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学校怕开体育课:因体育伤害责任认定无法可依【2】

2014年04月08日08:57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学校怕开体育课:因体育伤害责任认定无法可依

  建议引入第三方鉴定事故伤害

  为了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省市纷纷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加考体育科目。本市中考考体育始于1993年,2010年以前,本市中考体育分是30分。2010年,本市首次将中考体育分由30分增至40分。按照市教委最新安排,2014年中考男生考试项目为1000米、篮球障碍运球、引体向上、掷实心球,女生为800米、篮球障碍运球、仰卧起坐和掷实心球。

  “中考考体育的确带动了学生体育锻炼,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北方工业大学MBA中心主任赵继新委员说,主要表现是没有区别对待,科目过于单一。调研组发现,对于某体型偏胖的初中生来说,中考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不少学生反映,课业本来就非常繁重,初中升高中甚至比上大学竞争还激烈,现在又增加了一项体育考试,等于是雪上加霜,心理上无疑又增加了压力。

  针对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指挥棒”来调节。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然认为,中考现有的应考体育科目还比较单一,不见得适应于所有的学生。“教育部门除了在原来基础上再增加5-10分的分值外,还应该适当增加可供选择的多项体育考试科目,给更多参加中考的考生提供提高考分的可能性。”她说。

  政协委员李方则建议将体育考试常态化,把体育考试分解到中学3年的教学过程中,累计分值,并适当增加考试项目,“可将体育课安排成自助选修,分为球类、田径、力量等项目,每人根据兴趣爱好选修几项,以此来确定考试分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伤害,也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一旦发生伤害事故,由第三方介入,客观地评定事故责任。”

  “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考试这根‘指挥棒’唤醒孩子对于体育活动的自觉意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些考核项目已执行多年,明年有望在中考项目上进行调整,排球、足球将会纳入到中考体育考核项目,目前已将该内容列入2014年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文件正在草拟中,近期将会正式发文。

  链接

  国外体育课怎么上

  在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体育教学时间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制订新的体育法案,将加强体育锻炼当做预防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举措。法国甚至将体育成绩作为高考时的重要依据,以鼓励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

  ■美国:传统运动让位新项目

  在美国,对体育课的教学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其教学大纲都是由各州自行制订的。小学和初中的大纲要求学生全面打好基础,高中则采用选修大纲。有的中学为了有助于多种体育项目的开展,实行学分制。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中学,规定学制4年(从9年级到12年级),每周平均上课25至30课时。9年级和10年级体育课的比重最大,选修课主要项目为舞蹈、体操、运动等,必修课包括篮球、手球、桌球、足球、网球、排球、击剑、救生等。

  近年来,美国中小学的体育课正经历变革,包括集体球类和长跑等在内的传统运动正逐步地让位给像滚轴、滑雪、溜冰、杂技这样一类的新项目。

  ■法国:体育计入升学总分

  近年来,法国的中小学加强了体育课的教学,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法国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高中生考大学,体育是其中的一门主科,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升入大学。在高考的200分总分中,体育成绩以20分计入总分,占了10%。法国中学生的体育成绩以高中最后一个学年的平时成绩为主要依据,包括有体育课的成绩、竞赛的成绩和上体育课的出勤率等。学校特别强调以认真的态度上好体育课,因此那些即使在运动竞赛中冒尖但平时锻炼不积极的学生,也有可能体育课的成绩不及格。

  ■俄罗斯:体育课教滑雪溜冰

  俄罗斯早在几年前就倡导中小学生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配合这一教育方式,俄罗斯的学校将中小学校体育课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两小时增加到每天1个小时,而且周六和周日学校基本不布置家庭作业,以便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俄罗斯体育课程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其中包括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饮食、休息、意志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的身体调节和自我调节方法等多项内容。学校相应实行了5种体育教学大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近年来,俄罗斯学生的体育课正在经历着较大的变革。包括集体球类和田径等在内的传统运动正逐步地让位给诸如轮滑、滑雪、溜冰、滚轴、舞蹈等新兴体育项目。甚至连肚皮舞、街舞都被列为体育课学习的内容。

  ■日本:体育为找工作加分

  日本的学生往往视体育运动为一项最基本的必修课,就像中国学生对待语数外的态度一样。在日本,棒球和橄榄球这两项团体运动成为中小学生最为热衷的两大运动。棒球和橄榄球比赛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日本年轻人在做自我介绍时,很注重介绍自己的“趣味”(爱好)。日本公司在招募新人时对学生的“趣味”也非常重视。比如,如果一名应聘者在棒球或橄榄球项目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往往会被招聘者认为“干劲足”、“年富力强”,在资历上有很大的加分。(文字/记者 刘可 制图/焦剑)

上一页
(责编:罗慧莹(实习生)、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