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对深度联盟校(联盟一体化管理):
(1) |
分司厅小学——北锣鼓巷小学 |
(2) |
崇文小学——新景小学 |
(3) |
史家小学——史家分校 |
(4) |
史家小学——西总布小学 |
(5) |
黑芝麻小学——织染局小学 |
(6) |
培新小学——永生小学 |
(7) |
50中——50中分 |
(8) |
11中——11中分 |
(9) |
22中——21中 |
(10) |
工美附——艺美 |
(11) |
171中——和一小 |
(12) |
171中——177中 |
(13) |
五中分——国子监中学 |
(14) |
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 |
共计14对,涉及28校次
说明:
充分发挥学区内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势,打破学段、学校的壁垒,通过“联合教研”、“课题共研”、 “课程、硬件资源共享” ,实施“大年级组制”、 “一长执两校”等路径,在“联盟一体化” 建设机制框架下探索实施一体化管理,即:“大年级组制”统一招生、统筹师资、教育教学活动同步,实现学生的共同培养。
先解决择校乱,再解决乱择校
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表示,东城区在择校乱和乱择校中,首先将解决择校乱,再解决乱择校。今年9月,东城区将首次在所有学区推行“大年级组”,将一所优质校与一所薄弱校联盟后,建立“大年级组”,统一管理、统排课表、共享师资、统一评价,并将两所学校的教师统一编排,构造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大通道”,淡化学校边界。例如,北新桥——东直门学区,一所普通小学,与史家胡同小学低年级部、高年级部一起,连通形成一个“优质资源带”,成为史家胡同小学另一个低年级部。低年级部在横向上实行“大年级组”:学生1至3年级分别在两个低年级部就读,4至6年级则整体进入史家胡同小学高部校区就读。
九年一贯制“二类小学”直升优质初中
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义务教育改革方向,东城区早有“谋划”:采用两种方式建立九年一贯制——其一,让品牌初中校联合普通小学组建九年一贯校,2014年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6年后将全部直升到对口的优质初中;其二——对于优质品牌小学,上延3年增设初中形成九年一贯。
“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内,在每个学区都建立1所以上的九年一贯制的优质品牌学校。”冯洪荣告诉记者,对于在普通小学与优质小学中间的“二类小学”,区里还将给予升学政策倾斜,30%的毕业生对口直升优质初中。冯洪荣以和平里学区为例:171中学与普通校青年湖小学形成九年一贯,2014年入学青年湖小学,6年后毕业将直升171中学;和平里四小是公认的品牌校,但实行电脑派位进入171中学,无定向指标;和平里一小介于前两所小学之间,但有30%定向指标对口直升171中学。从生源上实施均衡调控,是东城区破解择校难题的一个妙招。
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分三步走
在学区化管理发展、升级的过程中,东城先后迈出三大步:第一步,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设备、课程、师资共享,构建组团发展模式,逐渐缩小校际间差异;第二步,学区内优质与普通校、同质学校间推行大年级组制、一长执两校、中小联盟探索中小衔接,进一步探索学区化管理模式的深度发展;第三步:将成立学区工作委员会,加强学区制度化建设,从注重学区资源共享到完善学区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学区化管理新模式、干部教师论坛交流新机制、优质品牌共享促结构化发展新体制,以及学区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及督学责任制度等。
![]() |